向飛機扔硬幣被判賠12萬,可改了吧
文/史洪舉
在乘坐航班登機過程中,乘客劉強(化名)在安慶市天柱山機場將兩枚硬幣扔向飛機機身方向,導致該次航班取消。因此劉強被警方行政拘留10天,隨后航空公司將劉強起訴到法院,要求其賠償12萬余元。裁判文書網日前公布了該案的一審判決書,法院經過審理,判決劉強賠償航空公司12萬余元。(1月2日中新網)
只是向飛機發動機扔了兩枚硬幣,就導致自己承擔了12萬元的天價民事賠償,這無疑是“最貴的扔硬幣游戲”,足以讓當事人感受到沉重的代價。但換一種角度看,這種天價索賠和天價賠償對社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輿論的高度關注和網絡的廣泛傳播下,足以讓更多人認識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乘客向飛機扔硬幣的事件已有多次,且多數人是為了“祈福”。但后果無疑很嚴重,比如,劉強所扔的硬幣被機場工作人員發現,造成安慶至昆明航班取消,航班全體旅客滯留機場。而后,航空公司對飛機進行排故和維修,并安排旅客過夜住宿和航班補班飛行運送旅客,因此產生了維修排故費用、旅客住宿費用、旅客賠償費用等一系列支出。
祈福竟換來如此之沉重的代價,這恐怕會讓當事人“想不通”,而最值得關注的問題也正在于此。為什么會有這種陋習?為什么前面已經有那么多人被處罰了,還是不改?到底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抱著僥幸心理,認為自己不會被發現呢?
而向飛機仍硬幣只是陋習中的一種。比如,還有在景區亂刻亂畫的,可能會讓珍貴文物和名勝古跡受到不可修復的損壞。扔硬幣要承擔12萬元的判決無疑是響亮的警鐘,讓那些無視規則者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因為受害方的損失是實實在在發生的,破壞規則者并沒有額外承擔損失,只是對實際發生的損失進行了“填補”。
從這一判決可以看出,司法機關能夠強硬地向違法違規者說不,并敢于裁判其承擔高昂賠償。要知道,規則面前無弱者。這種向違規者亮劍的做法能夠發揮警示作用,進而樹立人們對規則的敬畏意識,促進社會的文明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