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總局:二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實現“雙降”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日前發布的《2025年二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顯示,銀行業保持穩健運行良好態勢,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等主要指標總體平穩、穩中向好,行業發展呈現較強韌性,抵御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提升。其中,在信貸資產質量方面,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實現了“雙降”。
整體看,今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467.3萬億元,同比增長7.9%,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等主要指標總體平穩。上半年,銀行機構前瞻防控信用風險,加大撥備計提和不良處置力度,風險抵補能力整體充足,信貸資產質量總體穩定。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銀行業新計提撥備1.1萬億元,同比多計提579億元;處置不良資產1.5萬億元,同比多處置1236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3.4萬億元,較上季末減少24億元;不良貸款率1.49%,較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分銀行類型看,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不良率分別為1.21%、1.22%、1.76%、2.77%,較一季度末分別下降1bp、1bp、3bp、9bp。
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今年二季度末不良貸款環比實現“雙降”,主要得益于商業銀行加快不良資產處置以及貸款投放速度加快產生“稀釋”作用,后續資產質量依然承壓,要加快處置存量風險、加大防范新增風險。
另外,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資本充足率為15.58%,較上季末上升0.30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46%,較上季末上升0.28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93%,較上季末上升0.24個百分點。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現階段,在相對較低的利率環境下,銀行對公貸款不良生成維持低位,零售貸款資產質量壓力相對較大,未見拐點,但是整體仍處于可控狀態,不良數據整體保持穩定。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分析稱,在風險防控維度,銀行業“安全墊”持續加厚。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減少24億元、不良率降至1.49%,信貸資產質量穩步改善;撥備覆蓋率升至211.97%,資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標同步上升,意味著銀行抵御風險的財務緩沖能力進一步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類銀行機構中,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表現尤為亮眼:從今年一季度的1.79%降至二季度的1.76%,延續了資產質量改善的趨勢。風險抵御能力增強,撥備覆蓋率從183.93%提升至185.53%。在不良貸款構成中,損失類貸款余額從1879億元增加到1979億元。“這顯示出,城商行正在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力度,這也是主動管理風險的積極舉措。”有銀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 “三只羊”“東北雨姐”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點名
- 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遇冷”,上半年規模、收益“雙降”!日開型理財產品成為“香餑餑”
- 市場監管總局加強啤酒質量安全監管
- 揭秘保健品虛假宣傳套路,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六起典型案例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平度監管支局黨委書記、局長宋延邊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市場監管總局開展行政約談,要求外賣平臺企業理性競爭
- 前有連續被監管“雙罰”,后有營收、凈利連續“雙降”!
- 前有連續被監管“雙罰”,后有營收、凈利連續“雙降”!陸家嘴國際信托回應:已全面整改
- 陸家嘴國際信托被罰420萬背后:已連續兩年營收凈利潤雙降,去年合計被罰465萬
- 晉商銀行凈利潤上市以來首降,不良貸款集中存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