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畢業季,見“證”青島教育圖景——收藏家鄒勇講述所藏畢業證背后的故事

2025-06-27 19:12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30193) 掃描到手機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青島老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鄒勇專注收藏二十多年了,與青島城市發展有關的各種單據、證件等資料,發黃的、卷邊的、破損的,一般人眼中是廢紙甚至垃圾的紙片片,在他眼里都是寶貝。6月中旬造訪他位于市南區西鎮的歷史文創工作室時,半島全媒體記者看到了他堆積于地上、桌上、箱子里的各類畢業證,據說有數百張,大大小小各式各樣,顏色各異琳瑯滿目。“這些畢業證書代表了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節點,也反映了青島市的教育精神和文化,以此也可以看出我們教育歷史中的一些社會變化。”一個上午時間,鄒勇向記者講述了他收藏的畢業證背后的故事。

由畢業證見證普通人的煙火人生

一張張畢業證,都是一個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學習生活的記錄,這一個個名字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我手里拿的是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校長田丹簽發的臨時畢業證明書,田丹是青島一中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校長。”鄒勇說,“這個學生叫王福榮,我不知道他是誰,但證上注明他是平度人,我就咨詢了平度黨史辦的王永學主任,查到了他的信息。王福榮是個體育健將,曾在第一屆全運會上為山東代表團奪得金牌,多次得獎,在1984年曾任山東省體育學院的副院長。這也算是這張證書有了一個很清晰的注腳。”

鄒勇拿出塑封在一起的兩張畢業證,照片很明顯是同一人,王燕的初中、高中畢業證。鄒勇介紹說:“這兩張畢業證書同屬一位叫王燕的同志。在去年的畢業證書展上,有一位老師來問有沒有十七中的學生,看到了這張畢業證。他后來聯系了十七中學校,最后又聯系到這個學生王燕。王燕去年已經78歲高齡了,她也和我通了電話,說證書是因為幾次搬家遺失了,很感激我能收藏她的畢業證。”

鄒勇指著下面的高中畢業證說:“這張高中畢業證是1965年6月青島十八中時任校長王基紅簽發的。‘畢業證書’四字中間鈐印‘青島市第一教育局’公章,下有‘5屆高字第5號’字樣。根據畢業證所貼照片上的信息記載,這張照片是青島先進攝影社拍攝的。”鄒勇特意做了調查,發現上世紀60年代先進攝影社在青島曾有三個門店,分別是嘉禾路24號、小陽路(今人民路)251號、興隆路49號。“據知情人介紹,王燕曾在青島十六中教英語,但具體哪一年開始的并不清楚。”

從“證”中窺見教育及政區沿革

在鄒勇看來,收藏是一個自我認知逐步提高的過程,隨著收藏時間和藏品的雙重累積,隨著對藏品的不斷學習和梳理,鄒勇發現,很多藏品內在脈絡都已經開始連接,有觸類旁通的感覺,他對文獻類收藏越來越有心得了。“你看那時候的畢業證都是有騎縫章的,一半蓋在畢業證上,一半留在學校檔案的存根上。”鄒勇提醒記者。

在對畢業證書的梳理中,鄒勇發現了一些學校校名的改變,以及政區沿革。“這兩張畢業證書,一張是1950年青島市綏遠路小學代理校長彭修簽發的,一張是1964年包頭路小學校長簽發的,包頭路小學是從青島綏遠路小學改名而來。”

鄒勇指著塑封在一起的另兩張畢業證說:“這張是1953年青島市貴州路市民業余學校發的畢業證書,鈐印“青島市臺西區人民政府印”方章。可見當時這還屬于咱們青島市臺西區,臺西區這個編制在1963年就取消了。下面這張是青島市上海路小學校長楊端璽1953年簽發的畢業證書。上海路小學的前身是青島尚德小學。”

翻著桌上略顯雜亂的各色畢業證,鄒勇歷數:“青島九中以前叫禮賢中學,德縣路小學以前是明德小學,圣功女子學校是現在的七中;文德中學是后來的八中,現在已經沒有了,那里現在是青島教育科學院;崇德中學是十一中……”鄒勇表示,自己收藏這些畢業證書,既是對這些普通人成長歷程的記錄,也是對青島歷史的一些補白或充實,“這些畢業證書代表了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節點,也反映了青島市的教育精神和文化,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們教育歷史中的一些社會變化。”

知名老校長引發故紙情緣

鄒勇收藏畢業證書的時間有20多年了,所藏畢業證年份從民國早期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大約有幾百張,涵蓋青島的絕大部分學校。“這是1952年6月,私立青島美術專科學校校長呂品簽發的一個肄業證明書,”鄒勇拿起裝在透明薄袋中的一張證書,介紹道,“據翟廣順老師書籍顯示,1949年9月,私立青島美術專科學校成立,成為青島藝術教育的先驅。當時的學校董事有陸侃如、王統照、王哲、郭夢家等,校長就是呂品,駐址在觀海一路29號,設繪畫科和先修班。”

鄒勇收藏的畢業證書很多跟當下的獎狀相似,無論大小還是紋飾。“這是一張1943年由青島特別市市立女子中學校長連索蘭卿簽發的獎狀,”采訪中,鄒勇特意抽出這個獎狀,講述這位校長的故事,“青島特別市市立女子中學就是咱們現在青島二中的前身,連索蘭卿是女子中學的創辦人之一和首任校長,在青島二中的歷史上留下了很重要一筆。”

鄒勇介紹說,1924年5月20日,學校被命名為“青島市公立女子兩級小學” 亦稱“青島市公立女子小學校”,校長為連索蘭卿女士。在校內東側新建了平房教室6間。1924年至1937年,連索蘭卿校長確立了“旨在養成兒童健康的體力,勞動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趣,社會的能力,團體自治等的習慣和精神”的教育目標,并推行“自學輔導與啟發式混合教授”的教學方式,經常舉行觀摩開放活動。

“連索蘭卿的丈夫叫連之鐸,我收藏過他的東西。后來,我有緣和連索蘭卿的后人連石教授取得了聯系。連石是北京一個醫院的教授,他在2021年也專程來到青島,在楊明海老師和學校校長孫曉東的共同陪同下,參觀了學校的校史,由此也延伸出一段故紙的緣分。”鄒勇笑道,“我了解連石他們家,比他了解他爺爺他奶奶都多。”

畢業證后的“禮賢”故事

“我現在拿的這張畢業證書,是1941年由青島私立禮賢中學校長劉銓法簽發的,劉銓法字衡三,山東文登人,曾任青島私立禮賢中學校的校長,還曾擔任學科‘射影幾何學’教學工作,也是青島早期著名的工程師,其工程師注冊編號是第3號。他也設計了許多優秀的歷史建筑,如回瀾閣、紅卍字會、青島市物品證券交易所、平度沙梁的文昌閣等,都是出自他的手筆。我也有幸收藏到他的兒子劉漢耀的一個課件,也算是一段難忘的緣分。”說起自己收藏的畢業證書,鄒勇如數家珍。

據鄒勇介紹,十幾年前,他多次誠懇的言行打動了滄口某藏家,獲其轉讓一份1937年《青島私立禮賢中學校同學錄》,從此,“禮賢”這兩個字就印在了腦海里。后又相繼收藏了1933年版同學錄和多份不同時期的禮賢中學畢業證書。“島上人稱小j者,起早貪黑游走大街小巷,不論早市夜市,都有他勤勞的身影。他收轉的老物件,每每被我看上,只要價格差不多,也就結緣了。”

鄒勇說的劉漢耀的“課件”即這張1935年青島禮賢中學校高中工程科建筑工程圖,繪制者劉漢耀,批閱者劉銓法,年級顯示高中二,號數肆。“這是一張禮賢中學校工程科的歷史見證,雖然只是存在部分,但有劉銓法和劉漢耀兩個名字,已經是很難得的故紙了,”鄒勇表示,“劉漢耀是劉銓法的長子,1933年考入禮賢中學。據相關史料得知,劉漢耀在建筑方面也多有建樹,而且在青島解放時為保護自來水廠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后成為青島自來水廠廠長。1957年,劉漢耀兼任過月子口水庫(今嶗山水庫)的建設總工程師,1959年,主持設計了青島人民會堂。劉銓法與劉漢耀父子的青島佳話,隨著這張殘缺故紙的面世,又在島城傳播開來。”

在鄒勇看來,收藏青島故紙,才能講好青島故事。在收藏青島歷史文獻的過程中,鄒勇也見證了青島的歷史過往,傳播著青島的歷史文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秀麗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沙雅县| 永德县| 南川市| 仁寿县| 若尔盖县| 太原市| 广东省| 富民县| 尖扎县| 华蓥市| 龙山县| 麻阳| 定兴县| 白山市| 韶山市| 谢通门县| 永宁县| 罗定市| 抚州市| 连城县| 丰顺县| 崇文区| 贵溪市| 广宁县| 邓州市| 舞阳县| 南部县| 福安市| 游戏| 广灵县| 从化市| 屏东县| 林西县| 襄城县| 铜鼓县| 锡林浩特市| 玛曲县| 达州市| 喀喇沁旗|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