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收到兩面錦旗!她們帶著“感恩寶寶”回“娘家”
半島網6月20日訊(記者 張家瑞)“劉主任、張護士長,我們帶著寶寶來感謝你們!”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生殖醫學科同日收到兩面錦旗——曾于醫院成功進行試管嬰兒(IVF-ET)治療的趙女士(化名)和王女士(化名)相伴,帶著寶寶、手捧鮮花和錦旗前來致謝。粉雕玉琢的兩個“感恩寶寶”瞪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在候診區引發圍觀和陣陣贊賞。
碘甘油宮腔灌注帶來好“孕”
兩個小生命的到來,背后藏著無數的艱辛與堅持。趙女士于外院多次行試管嬰兒治療,反復移植失敗。當她慕名前來找到生殖醫學科主任劉海寧時,后者剛剛提出“碘甘油宮腔灌注治療”的理念。對于子宮內膜炎,既往治療使用碘伏或抗生素宮腔灌注。怎么讓抗菌藥物“在內膜上多待一會兒”,成為了宮腔灌注的重點。為此,劉海寧創新使用碘甘油這一廣譜消毒劑,利用碘殺菌消毒的作用,抑制內膜的炎性反應,減少炎性介質的釋放,同時甘油能夠改善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和滋潤內膜,增加碘的滲透殺菌作用,又能短期覆蓋在內膜表面,不會像其他液體一樣,很快就全部通過輸卵管或宮頸流走。
反復移植失敗的趙女士成為了第一批接受碘甘油宮腔治療的患者。治療兩周期后再次行胚胎移植手術,趙女士順利妊娠。
向自然妊娠靠近:讓“種子”回歸“土壤”
除了內膜因素,胚胎質量更是決定試管嬰兒治療成敗的重中之重,反復胚胎質量差是生殖醫學科常見的“疑難雜癥”。和趙女士一同前來送錦旗的王女士,曾經便面臨著似乎無法破解的困境。
32歲的她卵巢儲備尚可,丈夫精子質量無明顯異常,但于外院多次行IVF治療總是胚胎質量極差,從無囊胚形成。這種情況在生殖醫學科并不罕見,常見的處理方式就是反復的更換方案,多次取卵繼續嘗試。
但劉海寧認為,王女士用過的方案、用藥和反映都屬正常,胚胎質量問題應該從其他方面著手解決。試管嬰兒治療,各個環節都要盡可能向自然妊娠靠近。胚胎在體外培養質量差,不代表在體內得不到發育。“既然患者第3天胚胎質量差,那就關注第2天胚胎質量,如果第2天胚胎質量好就直接移植,讓胎胚去體內休養生息!”于是再次取卵后,胚胎在第2天立即冷凍,最終移植胚胎后成功妊娠。
“這類患者妊娠成功率其實很低,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能放棄希望,要抓住每個方面、每個細節去盡量提高患者的成功率,我們要讓更多家庭聽到嬰兒的啼哭聲!”劉海寧表示。
“助孕綠洲”:專業與溫度交織
青島市市立醫院生殖醫學科為青島市醫療衛生重點學科,由國內資深生殖醫學專家劉海寧博士領銜開診。科室具備夫精人工授精、“一代試管嬰兒”及“二代試管嬰兒”等核心技術項目,并開展疑難高齡不孕癥診療、卵泡監測、卵巢功能評估、門診促排卵、復發性流產保胎、輸卵管超聲造影、宮腔灌注、卵巢注射、高難度取卵術等多項臨床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