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視界丨中國風電在中亞吹起“綠色新風”
當地時間2025年6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阿斯塔納總統府與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會談時指出,中哈兩國要“拓展高新技術合作,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綠色合作已經成為中國-中亞合作機制的鮮明底色。
當地時間6月16日下午,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斯塔納總統府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從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向東行50公里,大片綠油油的草甸映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怡。
一座座風機從地平線上顯現,巨大的葉片呼嘯作響,在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這里便是由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阿克莫拉風電項目群所在地。
國家電投哈薩克斯坦能源投資公司阿克莫拉風電項目群風機。本報記者 鞏晗 攝
哈薩克斯坦在風力發電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發電潛能高達每年8.25億千瓦時。哈政府承諾至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此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在國家能源結構中的占比。
阿克莫拉風電項目群是中哈綠色產能合作的最新成果,目前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設立的哈薩克斯坦能源投資公司負責運營。據介紹,項目群每年可為當地供應綠色電力8.43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27.83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68.66萬噸,為國家能源轉型和當地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
走進項目群中控室,44臺風機的運行狀況實時顯示在屏幕上。項目總工程師張亮介紹,風電站總裝機容量221兆瓦,所有風機和監控控制、數據采集系統均采用中國設備,能適應當地冬季漫長、低溫極寒天氣頻發的氣候特點,并有效降低運維成本,進而促進降低電價,讓百姓受惠。
安全小屋外景。本報記者 謝亞宏 攝
在項目群辦公室旁,一棟小巧精致的玻璃房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項目部負責人蔡慧勇介紹,這是哈全國引進的首個安全小屋,配備衛星電話等應急救援設施和物資,可以保證極端天氣下的水電通信通暢,確保人員生命安全。
國家電投哈薩克斯坦能源投資公司阿克莫拉項目部負責人蔡慧勇介紹安全小屋和項目整體情況。本報記者 李洋 攝
“小屋需要的所有能源均來自自身的光伏板儲能,我們正準備將相關的儲能技術應用在建設中的風能項目中。”蔡慧勇表示。
除了阿克莫拉風電項目,國家電投哈薩克斯坦能源投資公司還在哈全國多地建設了多個風電和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611兆瓦,其中包括2022年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及的札納塔斯100兆瓦風電項目。企業聘用了近百名當地員工,許多人成長為哈薩克斯坦新能源人才的中堅力量。
項目部生產主管葉得力曾在西安外國語大學學習中文,目前已經在項目上工作兩年。
“我經常將自己的工作動態發布在社交網絡上,身邊的親朋好友也都知道了風電場為家鄉和國家帶來了清潔的電力。”作為阿斯塔納本地人,他用流利的中文表達在風電項目工作的自豪感:“未來,我希望運用自己所學的技術和經驗,為更多地方的清潔能源建設作出貢獻。”
國家電投哈薩克斯坦能源投資公司阿克莫拉項目群一景。本報記者 李洋 攝
不只是哈薩克斯坦,來自中國的“綠色新風”正拂遍中亞大地。不久前,由中國電建所屬山東電建三公司承建的烏茲別克斯坦澤拉夫善風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
這是烏首個大型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521.7兆瓦,可為當地50萬個家庭提供充足的電力,每年可減少11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表示,澤拉夫善風電項目對于國家實現能源多元化、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改善環境質量等具有重要意義。
“要深化新能源科技創新國際合作。有序推進新能源產業鏈合作,構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共贏新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言猶在耳。
作為世界能源發展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推動者,中國正在與中亞國家共同探索綠色創新之路,攜手發展振興,實現可持續發展。
- 術后跑馬無負擔,青島眼科醫院ICL植入術打破運動限制享受高清視界
- 黃斑變性讓“視界中心”悄悄崩塌!青島眼科醫院專家解讀黃斑變性
- 【講習所·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正塑造中國—中亞新格局
- 壹視界·微視頻|弘揚中國-中亞精神
- 學習時節|從“機制”到“精神”,習近平主席擘畫中國—中亞關系發展新藍圖
- 述評|弘揚“中國-中亞精神” 開創更加美好未來
- 致力永久睦鄰友好 樹立區域合作標桿——習近平主席中亞之行推動中國中亞攜手邁向共同現代化
- 文明潤鄉野,新風撲面來!膠州推進移風易俗,催生時代新風
- 時政紀錄片丨書寫中國中亞合作新篇章——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紀實
- 【講習所·中國與世界】“中國—中亞精神”為世界提供了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