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鄉村振興片區,嶗山今年再投入1億多元
記者從嶗山區6月17日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獲悉,今年,嶗山區將投入1億多元建設鄉村振興片區,在持續打造第一批北宅街道“百果溪谷”、沙子口街道流清灣、王哥莊街道仰口3個片區的同時,本年度啟動沙子口街道南九水、王哥莊街道嶗山灣、北宅街道華樓慢悠谷3個新的片區建設。
沙子口街道流清灣鄉村振興片區
首批3個片區通過完善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已經吸引了多家文旅企業入駐,開發了民宿集群、研學基地等項目。比如流清灣片區,路修寬了、停車場建好了,游客來得多了,特色民宿一房難求,周末和節假日更是提前半個月就被預訂一空。第二批3個片區也將延續這個思路,提前規劃產業配套設施,為特色農產品銷售、鄉村旅游發展鋪好路。
據悉,2022年以來,嶗山區投資10億余元,提升打造北宅街道“百果溪谷”、沙子口街道流清灣、王哥莊街道仰口3個鄉村振興片區,實施了80余個建設項目,優化基礎設施,壯大產業發展,沙子口街道獲評2024年“和美共富成就獎”,王哥莊和北宅街道獲評山東省精品文旅名鎮。
王哥莊街道仰口鄉村振興片區
目前,3個片區建設初顯成效:“百果溪谷”片區以櫻桃為核心打造“大北小宅”IP,培育壯大藏紅花、丹參等特色種植規模,年產值2億余元;流清灣片區形成以東麥窯、西麥窯為中心的民宿產業群,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實現收入近4億元;仰口片區形成嶗山茶、大饅頭、海產品等特色農產品集聚區,大饅頭年銷售額1.2億余元。
今年,嶗山區還將對這三個片區持續進行打造,進一步提升片區的整體形象,提升示范引領作用,讓群眾分享更多的產業增值收益。這3個片區本年度實施總投資0.47億元的3個項目。這3個項目,計劃9月底前建設完工。
在持續打造上述3個片區的同時,嶗山區本年度啟動沙子口街道南九水、王哥莊街道嶗山灣、北宅街道華樓慢悠谷3個新的片區建設。計劃投資0.57億元,實施3個建設項目。這3個項目,同樣是計劃9月底前建設完工。
據悉,在規劃思路方面,第二批片區更加注重全域統籌與協同發展。首批片區建設著重于單個片區的特色打造,而第二批則以“連片成帶、資源整合”為核心理念,將沙子口南九水、王哥莊嶗山灣、北宅華樓慢悠谷三大片區進行聯動規劃。通過“一河一路”等自然或人文脈絡串聯各個產業節點,打破村莊與片區之間的壁壘,形成優勢互補、協同共進的發展格局。例如,在交通規劃上,優化片區間道路連接,打造便捷的鄉村旅游環線,使游客能夠在不同片區間無縫切換,提升全域旅游體驗;在資源整合上,統籌調配生態、文化、人力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與同質化競爭,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北宅街道百果溪谷鄉村振興片區
在產業發展方向上,第二批片區將呈現出數字化賦能與特色化深耕兩大顯著特點。數字化方面,王哥莊嶗山灣片區引入前沿技術,建設鄉村振興數字化創新賦能中心,該中心通過搭建直播電商平臺,為嶗山茶、王哥莊大饅頭等特色農產品提供線上銷售渠道,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特色化方面,各片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挖掘差異化發展路徑。沙子口南九水片區憑借深厚的藝術資源底蘊,打造水彩寫生基地,吸引眾多藝術家與藝術愛好者聚集,形成藝術創作、展覽、交易的完整產業鏈;同時,結合高端民宿康養業態,為游客提供藝術體驗與健康養生相結合的特色服務。北宅華樓慢悠谷片區則圍繞“慢生活”主題,深度開發采摘、露營、村咖等體驗式產業,將傳統的農業采摘活動升級為包含農事體驗、休閑娛樂、文化傳承等多元內容的綜合項目,滿足城市居民對高品質鄉村生活的向往,與第一批片區形成鮮明的錯位互補,共同構建起層次豐富、結構完善的鄉村產業生態鏈,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 通訊員 岳宗慶 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