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
在諸城,禿尾巴老李的故事可是家喻戶曉。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夫妻,丈夫叫李憨,妻子叫桃紅。兩口子結(jié)婚都二十多年了,一直膝下無子,可把他們盼壞了。誰能想到,有一天,桃紅竟突然有了身孕,這下可把李憨和桃紅高興壞了,天天盼著孩子出世。
好不容易熬過漫長的孕期,孩子出生那天,可把李憨嚇了一跳,從桃紅肚子里出來的哪是什么孩子,分明是個肉球!李憨心里一緊,只當(dāng)是妖怪現(xiàn)世,一咬牙,拿起剪子就朝著肉球剪了下去。誰料,肉球裂開,蹦出一條小青長蟲,“嗖”地一下就飛到了屋脊上。李憨哪能容它,怒火上頭,順手抄起鐵锨,用力一鏟,“咔嚓”一聲,把小長蟲的尾巴給鏟掉了。
小長蟲疼得厲害,從屋脊上掉下來,掉進了桃紅的懷里,疼得眼淚直掉 。桃紅心疼壞了,不管這是不是妖怪,總歸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可她受了驚嚇又生了氣,加上產(chǎn)后身子本就虛弱,沒多會兒就去世了。小長蟲在娘懷里待了三個時辰,見風(fēng)就長,很快就長到四尺多長。它對著娘磕了三個響頭,含著淚說:“娘,我走了。”說完,一道電光閃過,眨眼間就沒了蹤影。
小長蟲因為姓李,又沒了尾巴,后來人們就叫它“禿尾巴老李”。它離開家后,先是進了黃河,又從黃河游到渤海,最后飛到了黑龍江。那時候,黑龍江里有一條白龍,作惡多端,整天翻江倒海,刮陰風(fēng)、下邪雨,莊稼被淹,房屋被沖,百姓們苦不堪言。禿尾巴老李是條善良的神龍,哪能看著百姓受苦,決心為大家除掉白龍。
它知道黑龍江邊有很多山東人,就托夢給他們,說自己和白龍打斗的時候,要是看到江面上翻出白浪,那就是白龍在上面,大家就往江里投石灰;要是翻出黑浪,那就是自己,就往江里扔餑餑。第二天,人們早早地守在江邊,手里拿著石灰和餑餑。戰(zhàn)斗打響,江面上波濤洶涌,黑白兩色的浪花不斷翻滾。人們按照禿尾巴老李的指示,看到白浪就扔石灰,看到黑浪就丟餑餑。就這樣,經(jīng)過三天三夜的激烈打斗,白龍又餓又累,終于被禿尾巴老李打敗,灰溜溜地逃走了。從那以后,禿尾巴老李成了黑龍江的主人,黑龍江再也沒有發(fā)過大水,百姓們過上了安穩(wěn)日子,黑龍江也因此得名。
雖說禿尾巴老李在黑龍江安了家,可它心里一直惦記著山東老家,惦記著自己的母親。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十三,也就是它出生和母親去世的日子,它都會不遠萬里,從黑龍江趕回山東。它一路騰云駕霧,所到之處烏云密布、電閃雷鳴,落下的雨水,那是它對母親無盡的思念,是它感恩的淚水。
今天,這雨淅淅瀝瀝地落著,打在地上,濺起小小的水花,仿佛是禿尾巴老李在輕聲訴說著對母親的思念。咱諸城的老人們常說,只要有禿尾巴老李在,不管遇到多大的旱災(zāi),到了五月十三,總會下一場及時雨,潤澤大地。這不僅是對母親的孝道,更是對家鄉(xiāng)的眷顧,對這片土地和土地上人們的守護。
(大眾新聞·半島網(wǎng)記者 遲海雯 通訊員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