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老漁民憑記憶做模型,還原新中國成立前膠東漁船模樣!他16年造出一支“編隊”
16歲出海打魚,30多歲受傷左手殘疾,從1999年冬天開始,他憑記憶制作新中國成立前的漁船模型。16年來,他已造出三代10艘不同模樣的船模。5月14日,這名經常來萊西做生意的海陽漁民李宗山,向半島全媒體記者介紹了自己制作船模的歷程,并希望通過本報的報道,給自己78歲的人生增添一抹色彩。
憑記憶還原上世紀初期漁船模樣
今年78歲的李宗山是海陽市行村鎮前麻姑島村人,16歲時他就上船下海當了一名漁民。“當時的漁船上沒有柴油機,主要靠風帆航行,有時還要靠人劃槳。”5月14日上午,找到半島全媒體記者尋求本報采訪時,李宗山滿臉都是懷舊的神色。他說,當時膠東沿海的漁船不但涂著漂亮的油漆,造型也好看,還能出遠海捕魚,讓其他地方的漁民煞是羨慕。
“我做了10艘當時的漁船模型,實物早就沒有了,我全靠當時的記憶做的!”李宗山老人說,他從沒聽說有人像他一樣,做了這么多漁船模型的人,尤其是做的都是上世紀初期的漁船模型。“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以前的漁船是什么模樣,了解膠東沿海的漁業生產變遷、進步!”李宗山老人表示,由于自己經常來萊西做生意時閱讀《萊西新聞》,便尋求本報幫助,給自己78歲的人生增添一抹色彩。
一艘船模要做上一年時間
5月14日下午,半島全媒體記者跟隨李宗山老人,來到南麻姑島村海邊的一個修船廠。老人告訴記者,自己30多歲時在海上作業時,左手受傷殘疾,不能繼續出海捕魚的他,便開了這個小船廠,幫漁民修補漁船。1999年冬天,他突然想給自己年輕時操作過的漁船做個模型。憑著記憶,他先用了20多個晚上畫出圖紙,再照著圖紙做模樣。有時做著做著,發現圖紙畫得不對,又反過頭修改圖紙。
李宗山老人介紹說,自己做的第一個船模,是上世紀3、4十年代流行的兩桅船,以鳥字號命名船名,船型不是很大,一般是對船出海。盡管這條船模只有70多厘米長,是自己做的船模中最小的,但該有的結構都有,連一個鉚釘都不少。這艘船模直到次年冬天才完工,大大小小約有800塊木頭部件。盡管他的技術越來越熟練,但由于制作過程太繁瑣,每艘船模都需要一年的業余時間才能做好。
16年制作一個船模“編隊”
在李宗山老人的工作室里,擺放著7艘船模,有的桅桿上掛上了風帆,有的只是桅桿聳立,沒有懸掛船帆。這些船模、兩桅、三桅桿都有,船體模樣也有不同,有的船頭是平的,也有的是尖頭。有的船體上涂著彩色,還有的畫著圖案,也有幾艘船模上什么“記號”都沒有。李宗山介紹說,這些船模是上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膠東沿海使用的三代漁船,它們見證了膠東漁業從近岸到近海再到遠海的發展進程。
李宗山說,自己做的船模很受朋友們青睞,盡管自己像寶貝一樣看護著它們,但仍然被關系非常好的朋友們要走幾艘,不然,這里擺放的船模會有10余艘。“10幾艘船模擺放在一起,就像當時的一個漁船編隊馳騁在海面上,場景多么壯觀!”李宗山感慨地說。據他介紹,曾有熟人想以兩萬元一艘的價格購買他的船模,但被他拒絕。他表示,自己將制作更多船模,并向市民們免費展覽,讓大家從中了解膠東沿海近代的漁業生產歷程。
(半島全媒體記者 焦功森 李云天)
- 視頻|抗日英雄譜 任常倫:膠東大地駐英魂 浴血抗戰譜壯歌
- 暑假去哪兒玩?北京山東新疆等16條全國暑期避暑旅游路線來了
- 16小時多奔跑161公里!向付召獲美國西部100越野賽女子亞軍
- 暢游膠東,QING涼一夏!2025膠東海洋童玩季揚帆起航,推出170余項文旅促消費活動
- 楊瀚森亮相波特蘭手持16號戰袍 主帥比盧普斯對其贊不絕口
- 祝賀楊瀚森!生日當天,以第16順位被波特蘭開拓者隊選中!
- 膠州膠東街道:精準監督護航企業發展 激活營商環境“一池春水”
-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6月16日—6月22日)
- 聚行業英才,譜財富新章!第16屆半島金融理財師專業大賽今日起航
- 膠州膠東街道:圈地堆放人造假山 執法人員果斷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