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共關系與中國特色社會治理——大咖云集2024中國公共關系發展大會
12月21日,2024年中國公共關系發展大會在京舉辦,大會聚焦“公共關系與中國特色社會治理”主題,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主辦,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和五洲傳播中心協辦。大會期間,成功舉辦案例分享和圓桌論壇兩場主題交流。來自政府部門、高校智庫、新聞單位、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共14位嘉賓參與演講、對話。
案例分享:共話公共關系助力中國特色社會治理實踐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企形象建設研究院院長呂大鵬主持案例分享環節。案例分享圍繞“公共關系與中國特色社會治理”主題展開演講。山東省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省新聞辦主任襲艷春,中國民族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國家民委道中華文宣平臺負責人閆永,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楊忠萍,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黨委書記李銳,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副主任閆國君,中國石化集團高級專家、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公司宣傳部部長黃仲文,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黃丹琳等8位嘉賓分別演講。
襲艷春表示,“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是山東省以宣傳之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之舉。“好客”與“好品”,兩個“好”字,形同義不同。“好客”寓意熱情友好、賓至如歸,蘊藏著齊魯兒女開放包容的品格情懷;“好品”寓意品質優良、技藝精湛,承載著山東人對精益求精的孜孜以求、對工匠精神的代代傳承。“好客”與“好品”,是山東人文與風物、山東人性格與氣質的最佳詮釋。山東不斷創新探索新打法、賦予新內容、嘗試新模式,將“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打造成提振信心、服務大局的創新之舉,文化賦能、提塑形象的創新之舉,自信開放、文明互鑒的創新之舉,凝聚合力、協調聯動的創新之舉,聯動地方部門“一體發力”、各類平臺“一呼百應”、線上線下“一鍵直達”,建立全省上下一體、高效、協調的大宣傳格局,“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已成為山東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名片。
閆永分享了國家民委道中華文宣平臺策劃并發起,以蒙曼老師為主要IP的道中華邊疆行“曼行國道”活動。這一活動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時5個月行走國之大道219國道,以全流程報道的全程傳播、全方位宣傳的全息傳播、全社會參與的全員傳播、全平臺覆蓋的全效傳播等一系列全媒體整合傳播實踐,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全網傳播量超過15億人次。該活動錨定新目標,借勢造勢聚勢,走訪眾多體現中華民族共同性的文化地標、文化符號和歷史遺跡、非遺傳承等,有破有立,破解難題破圈傳播,助力鑄牢共同體增進共同性;運用新表達,見人見事見物見史見精神,創新話語模式,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造新體驗,線下實地采風線上實景直播,共情共鳴宣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索新傳播,聯動媒體、網絡名人、地方機構,整合資源打造媒體融合傳播矩陣,眾籌眾創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這一系列舉措,有力地推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深走實,促進了邊疆民族地區文化和旅游產業的深度發展,受到各地政府、廣大網友和社會各界好評。
楊忠萍表示,哈爾濱通過打造“政通人和”魅力之城、“開放有序”活力之城和“友愛友善”幸福之城三張城市名片,鑄就了文旅融合的“爾濱”現象級之路。哈爾濱三策并舉成功塑造了更好的城市形象,一是有為政府的精心策劃、有力推動、持續優化;二是有效市場的創新、開放、活力;三是有愛市民熱情參與、有情網友積極互動。由此,哈爾濱抓住了歷史機遇,從而將城市文脈、市民素質與宣傳策劃相結合。同時,哈爾濱以冰雪大世界為亮點,以“約會哈爾濱,冰雪暖世界”為主題,持續吸引市民和游客進行響應。哈爾濱實現了全民公關、全城公關、全過程公關、線上線下公關,最終成為城市公關的典范之一。
李銳分享了南方電網110千伏獵橋變電站從“鄰避”變“鄰利”的案例。他強調,南方電網公司始終秉承“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在面對公共設施建設困局時,運用公共關系策略破局,通過善講共同語言、創造共同價值、凝聚共同情感,培育“月光寶盒”(南方電網廣州變電站科普中心)工程品牌,塑造成央企超級符號。如今,獵橋變電站不僅被譽為最美的變電站,成為人民群眾“社區的一份子”,還為全國的公共設施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南網經驗”。他認為,公共關系管理要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企業“干的事”更精準契合群眾“盼的事”,與人民群眾攜手共筑公共關系,更好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張軼鵬表示,伊利集團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是基于三個路徑:第一,堅持質量和市場“兩手抓”,對于全球的優質資源堅持整合,打造行業內最優質的產品;第二,促進本地化經營,海外分公司外籍員工占整體比例超過90%;第三,落實品牌升級,“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在“請進來”方面,伊利在國內參與舉辦很多國際大型峰會活動,“走出去”則包括參加海外的重要活動,策劃實施“云游伊利”探訪全球產業鏈的國際化項目,全方位多角度傳播伊利開放透明的全球產業生態,向世界展現中國乳業的高質量發展成果。
閆國君介紹,“數字中軸”是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的首個燈塔項目,探索讓北京中軸線在數字世界永生、保護傳承人類文化瑰寶的創新路徑。在“數字中軸”項目中,數字技術貫穿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活化、傳承的全過程。在數字化保護方面,使用數字孿生和游戲科技助力文化遺產留存、呈現、活現,力圖在數字世界中構建北京中軸線的生生不息。在活化利用方面,通過區塊鏈技術、數字版保和公益反哺的路徑實現可持續,在多種線上線下的應用場景中讓北京中軸線栩栩如生。在傳承方面,首創數字打更人和場景碼的功能,使公眾成為遺產巡查監測的“補位”擔當,把北京中軸線保護傳承融入到公眾日常生活。以“中”為始,騰訊將找到更多的可持續路徑,更好地實現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活化利用。
黃仲文表示,寧波鎮海煉化已經成為石化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一張名片。通過公眾開放日,鎮海煉化邀請公眾代表深入廠區,直觀了解生產流程,逐步增進理解,并將這一機制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形成了線上線下聯動的傳播效應。同時,建立“讓企業說”“讓媒體說”“讓員工說”“讓公眾說”“讓白鷺說”的“五說機制”,創新性地以白鷺為綠色發展代言人,展示企業環保理念。通過直播白鷺繁殖遷徙全過程,既展現了生態保護成效,又強化了工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形象。這一系列舉措為重大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支持,推動了社會信任機制的建立,同時為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生物多樣性共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黃丹琳指出,泉州聚焦“世界遺產”超級IP,精準地打造五個“1+1+1”模式:“世遺+非遺+傳播”,實施“十百千萬”營銷工程,將非遺推向國際舞臺,吸引了全球游客的關注;“世遺+民俗+傳播”,展示泉州深厚的文化韻味,塑造一系列文旅新IP;“世遺+國潮+傳播”,將傳統泉州文化元素與時尚潮流相結合,打造具有現代感的泉州文化IP;“世遺+藝術+傳播”,將戲曲非遺與旅游體驗相結合,打造多場景沉浸式文化體驗,提升泉州文旅吸引力;“世遺+美食+傳播”,通過宋元全席+“一縣一桌菜”獨特的美食文化底蘊,推動泉州美食文化走向世界。在這五個創新模式作用下,泉州文旅造福一方百姓,帶動一方經濟。春節期間,泉州文旅將以“來泉州·泉年游好運”為主線,聚焦在穿越宋元和非遺時尚兩個主題,繼續呈現屬于泉州的精彩故事,持續擦亮“宋元中國,海絲泉州”城市品牌,助力打造世界海絲多元旅游目的地。
圓桌論壇:公共關系理論實踐創新與社會治理現代化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董關鵬主持圓桌論壇環節。圓桌論壇圍繞“公共關系理論實踐創新與社會治理現代化”展開討論。吉林省委網信辦副主任曲萬友,中國鹽業集團黨委副書記敦憶嵐,朗新科技集團副董事長張明平,中興通訊副總裁陳志萍,貴州省榕江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李宏昌,天津市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劉亞東等6位嘉賓開展對話。
曲萬友指出,在網絡強國戰略提出10周年之際,吉林省委網信辦積極貫徹中央網信辦和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組織開展“奔赴吉線秘境 馭見吉祥吉林”網絡主題活動,媒體記者、網絡達人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加強線下活動策劃,系統性加強傳播平臺的融合傳播互動,在探索網絡事件營銷上邁出了一大步,有力宣介了“一山一水一通道”,傳播了正能量,唱響了振興發展好聲音。他表示,新的一年,吉林省委網信辦將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繼續聚焦高質量發展,線上線下協同發力,著力講好冰雪、人參和特色歷史文化資源的故事,著力講好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故事。
敦憶嵐表示,中鹽集團作為我國鹽行業的央企龍頭,始終將保障食鹽供應與人民健康放在首位,近年來把推廣低鈉鹽作為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科學有效舉措,積極開展“健康換鹽”活動,推動健康低鈉飲食風尚形成。一方面,與消費者密切聯系,在全國開展超 5 萬場主題活動;另一方面,與社會各界加強合作,連續 3 年舉辦減鹽主題會議,聯合多方發布低鈉鹽推廣指南。同時,積極開展新聞宣傳,與新華社、央視等主流媒體合作,傳播減鹽理念,連續多年發布健康減鹽指數,開展走近系列活動,創作中鹽藍晶靈卡通形象與科普片,塑造品牌形象,使“綠色、低鈉、健康”成為品牌文化標識。中鹽集團以低鈉鹽推廣履行社會責任,為公共健康提供中鹽方案,成為鹽行業在食鹽保供、碘鹽普及后公共關系事業的新范例。
張明平提及,朗新科技集團憑借其在能源數字化等領域的卓越服務,成功吸引了龐大用戶群體,并正處于向以用戶為核心的轉型之中。因此,朗新科技集團強調用公益之火照亮企業的發展道路。公關與公益相互聯系,企業通過公益活動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增強內部向心力,還能有效履行社會責任,從而實現公關效果的最大化。朗新科技集團倡導全員公益,既使企業員工能在公益活動中實現個人成長,同時也彰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塑造和提升企業正面形象。
陳志萍認為,中興通訊一直致力于推動科技向善,積極參與了大量國際合作項目。通過介紹中興通訊在全球平臺參與抗震救災、縮小數字鴻溝等典型案例,展示科技對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彰顯中國科技的國際價值。同時,與互聯網平臺合作,媒體團隊展示科技如何推動生產力變革,借第三方視角廣泛傳播中國創新故事,提升全球品牌影響力。中興將繼續推動全球一體化通信,實現從太空到地面的全方位連接,持續解決全球十幾億人缺乏數字連接的局面,提供更好的數字基礎設施方案。在公共關系戰略中,中興通訊將堅持“有溫度、有高度、有寬度、有廣度”的理念,強化國際化布局,推動全球品牌傳播。同時,注重自主創新,承擔改變生活的責任,推動品牌在全球范圍的認同與發展。
李宏昌指出,“村超”的成功出圈,撐起本地人的自豪,撥動貴州人的心弦,點燃中國人的熱情,激發外國人的向往,堅持人民主體、人民主創、人民主推、人民主接,從一個全民“闖新路”的點子,結合老百姓的樂子,到全民參與變成鄉村振興的路子,再到塑造一個草根業余足球國際賽事的牌子,最后通過農文體旅商融合發展富老百姓的日子,多次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外宣介的生動案例,是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示范標桿。榕江遵循發展靠群眾、群眾靠發動、發動靠活動、活動靠帶動,讓每個村民都能在村超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自內心支持村超,同時通過足球搭平臺,用文化吸引眼球,用村超世界杯“小足球、大外交”撬動地球,用體育和文化的魅力將外國人吸引進來,并借“外嘴”將中國故事傳遞出去。未來,榕江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打造世界體育旅游目的地、中國鄉村足球特區、世界草根足球文化之城作為抓手,以舉辦村超世界杯作為目標,讓網紅變長紅、流量變留量、球場變秀場、產品變產業,既富老百姓的口袋又富老百姓的腦袋,讓村超成長為全國村超以至于世界級村超。
劉亞東提出,要繼續重視和提升公共關系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的深化將推動公共關系理論的創新,為行業實踐提供更多的指導和參考。同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賦能公共關系行業,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臺。他倡議提高公共關系服務公眾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公眾需求的多元化,更加注重公眾利益,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他期待借助中國公共關系發展大會的平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開辟新領域,增加新動能,為天津市乃至中國的公共關系事業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 半島聚焦丨歐洲最高46.6℃,日本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6月!極端高溫今年為何更早、更猛?
- 聚焦全球水資源解決方案,2025青島國際水大會在青舉行
- 半島聚焦|勾起高考回憶!山東等多地開放歷年高考成績查詢,快來解鎖→
- 半島聚焦|熱搜!《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出版社:只是表達社會現象
- 半島聚焦丨沙漠里也能養螃蟹?蟹農收入翻番,還意外改良了鹽堿地?咋做到的?
-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24年度榮譽”提名名單揭曉
- 第六屆全球治理前沿論壇暨“世界秩序變革與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 半島聚焦丨新規今起施行!怎樣判斷你的充電寶能否帶上飛機?注意幾個關鍵詞
- 青島能源所獲2024年度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 劉建亞、張福仁獲2024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最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