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線充電、樓道亂停……物業管理“頭疼”,針對個人的罰單少見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3月19日,記者在下班高峰期到市北、李滄等小區進行探訪,發現電動自行車推進樓道,窗外飛線充電的情況依然比較常見。而不少小區物業的負責人表示,僅靠巡邏難以得到有效的管理,雖然有了明確的處罰規定,但針對個人開罰單的情況很少。這也就造成了日常的管理過程中難有力度,電動自行車上樓的問題難以斷絕。
探訪一:
電動車停樓內 旁邊就是禁停通知
3月19日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了市北區興隆一路上興隆怡景小區。2月29日,記者就曾來到這個小區進行探訪。小區是高層建筑,在每一棟單元樓的前面,都設施了停放以及充電的車棚。不過,雖然是上班時間,車棚里的電動車幾乎是滿員狀態。
不僅如此,在單元樓的入戶門口,也停放了七八輛電動車。一些車輛上還貼著“樓內禁止停放電動車的通知”。走進一樓大廳,電梯口處也張貼了《關于電動車禁止進入樓內的通知》。在通知里,物業也呼吁電動車堅決不能上電梯或者停放到樓層通道單元大堂。
但是,在這張通知的旁邊,就停放了一輛電動車。隨后,記者又來到了另外一棟樓,同樣在一樓發現了停在電梯口的車輛。
隨后,記者采訪了該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物業經理介紹,他們小區的電動車數量比較多,也在想辦法增加充電樁的數量。而且,他們在電梯里還增加了監控設備,如果有車輛進入會立即報警。
興隆怡景小區一樓電梯旁停上了電動車
但是,依然會有業主晚上推車回家或者將車輛放在樓道里。他們每天都會進行巡查,發現以后就會推出來。如果屢次不改,他們還會聯合街道辦、民警等一塊上門做工作。
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市北區興隆路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就表示:“如何處理電動車亂停的問題,我們也都很頭疼。具體的工作由城管部門負責督導小區物業來加強管理。但是,這種管理并非強制性的。
工作人員解釋說,物業巡查的時候提醒一下居民,口頭上答應的很好,轉過頭可能又放在那里了。物業沒有處罰權,要管理好,還是需要一些強制性手段。
探訪二:
樓下飛線充電 停車棚卻無車充電
福島小區飛線充電
3月19日晚上10時許,記者又來到了位于黑龍江中路上的福島小區。這是一個半封閉小區,為多層建筑,沒有專門的物業進行管理。
記者在小區里看到,在中心的活動區有一處停放、充電的停車棚。不少車位都處于空置狀態,而且所有的插頭都沒有充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每棟樓的外側都停了不少電動車。記者探訪的時候看到,有四五輛電動車依然從樓上引出一條電線來充電。
福島小區飛線充電仍常見
隨后,記者采訪了浮山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說,該小區屬于老舊小區,沒有專門的物業,暫時由居委會來托管。小區的停車棚年前已經建好,不過一直沒有通電,近期就會開通。同時,針對小區電動車數量較多的問題,他們也另外選址,將會繼續增加充電樁的數量,滿足居民的需求。
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老舊小區管理確實存在問題,沒有專門的人員來巡查,他們也正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說法:
物業管理“頭疼” 針對個人的罰單很少見
“現在基本上都是物業在管理,基本上束手無策。”負責市北多個小區的物業經理馬先生說,最近一段時間,他們在小區的業主群里也發布了通知,門廳走廊里也張貼了公告。對于有電動車的業主,也進行了勸告還有通知,但是仍然很難從根本上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
馬經理說,物業跑斷腿,很多業主也不太放在心上。而且,作為服務單位,他們如果說的太多,業主反過來會投訴,這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我們給推下來,業主很快又推回去。”馬經理說,有些業主好說話,還能理解物業的工作。有些業主直接會到物業辦公室,明確表示要不交物業費。另外一方面,相關的部門反復督導物業加強管理,加大巡邏力度。
禁停通知旁停上了電動車
存在同樣問題的還有樓道里亂堆雜物,也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之前,他們去清理的時候,遇到了業主的阻撓。他們直接匯報了相關部門,聯合出動度當事人進行了處罰。很快就起到了效果,清理樓道雜物也沒有了阻力。
“很多時候都是勸誡為主,我們搜集了材料也挺難,”馬經理說,針對單位或者物業處罰的情況比較多,針對個人罰款的情況幾乎沒有。這也是他們日常管理中,最頭疼的地方。
記者手記:
疏堵結合 兩手都要動真格
入戶走廊停滿了電動車
最近幾天,嶗山區、市北區、李滄區以及青島西海岸新區都緊急發布了通告。關于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何管理、如何處罰都進行了明確。
相關的處罰措施,此前相關法律已經明確。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不少物業經理都表示,針對個人進行處罰的情況幾乎沒有。這就造成日常的管理中,大多依靠物業苦口婆心的勸導,作用相對較小。而且,在許多新小區,充電棚的數量并不少,完全能夠滿足業主的需求。但是,不少業主為了方便或者充電省錢,依然將電動自行車停到大廳里或者將電瓶帶回家充電。沒有嚴格的處罰,就無法產生真正的威懾力,電動車上樓的問題就難以堵住。
最近一段時間,各區市都在加緊停車棚的建設力度,從源頭解決了居民的后顧之憂。疏堵結合需要接地氣、動真格,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安全隱患。
停車棚里空位很多
- 半島聚焦|沒有3C標識的共享充電寶安全嗎?被攔截的充電寶去哪兒了?各方回應
- 無3C標識不能登機,充電寶安全新規的背后
- 科技含量杠杠的,人多擠到手機沒信號!2025中國物博會在青舉行,物業管理進入智能時代
- 為何發布緊急通知?被攔下的充電寶如何處理?民航局回應
- 實測機場安檢:沒有3C標識的國外產充電寶和相機電池能上飛機嗎
- 充電寶登機新規實施3天,政策落地情況如何?
- “機場攔截”充電寶去向,應公開透明
- 18.8元一斤!二手平臺有人倒賣所謂“機場滯留”充電寶
- 二手市場現“機場拿貨充電寶”,商家稱質量放心,安檢員:有機構回收,是否轉賣不確認
- 半島聚焦丨新規今起施行!怎樣判斷你的充電寶能否帶上飛機?注意幾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