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微評丨幫騙子造“評書機”?對無良者,必須全鏈條打擊!有感于3·15晚會
半島全媒體首席評論員 李志波
又是一年3·15,央視暗訪揭黑幕;坑蒙拐騙真氣人,期待聯手痛打虎。
3月15日晚,2023年3·15晚會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頻道等平臺如期播出。伴隨著直播鏡頭,一個個黑鏡頭也呈現在民眾眼前:利用香精造假冒進口大米,三無醫療美容化妝品,劣質頭盔,利用網絡直播苦情戲誘騙老人購物,暗藏陷阱的“評書機”,通過屏幕共享偷窺搞電信詐騙,網絡水軍充斥直播間,沒有保障的安全帶,翻新的絕緣子,竊取手機信息,劣質水泥管……
暗訪中揭露的這些黑鏡頭,簡直觸目驚心;其中曝光的一些不法之徒,真是利欲熏心。他們有的為了非法利益,不惜大肆造假;有的為了攫取暴利,搞歪門邪道,將黑手伸向防護能力弱的老年群體;有的甚至搭上網絡直播的時代快車,厚顏無恥地喊屏幕對面的老人“爹媽”,從而博取信任,高價兜售所謂的“萬能藥”……
出于新聞職業道德等原因,央視在播出時,給相關人員打了馬賽克,進行了模糊處理,也算給他們留了條遮羞的底褲。要是按照消費者尤其是那些被騙的消費者的心理,真該給這些丑惡嘴臉好好曝曝光。
相信,這些見不得陽光的黑幕,經央視曝光之后,很快就被遭到嚴厲打擊。不出意外的話,涉案的一些地區的監管部門,會連夜采取行動,展開調查,依法嚴懲涉案人員。當然,在打好“閃電戰”的同時,我們也希望,有關部門能保持常態,嚴格監管,打好“持久戰”“攻堅戰”,對相關問題露頭就打,不給它們任何生存的土壤。
另外,必須要注意的是,大量案例表明,很多騙局、黑幕,都不是獨立的個體作案,而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非法利益鏈條。他們分工協作,上下聯動,環環相扣,攜手害人。比如,那個利用所謂的免費“評書機”,推銷暴利“萬能藥”的案例中,“評書機”的生產廠商(內容制作商),就扮演了幫兇的角色,成為了同一條黑色產業鏈上關鍵的一環,也必須給予重拳打擊。
今年3·15的主題是“用誠信之光照亮消費信心”,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主題。經過3年疫情,我們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春天。現在,民眾的消費信心有了,但誠信之光還沒有照遍每個角落,這就滋生了一些黑暗的空間。好在,我們可以及時揪出這些失信黑幕,打掉這些非法團伙。我們也希望,面對各種黑幕,民眾的防范意識還要加強,有關部門的打擊力度還要加大,只有這樣,才能共同呵護消費環境,營造健康生態,護航產業升級,助力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