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睡覺突然小腿抽筋痛不欲生?用這些辦法能迅速緩解
很多朋友都會有這種經歷:半夜翻個身或者伸一下腿,就會抽筋。
發作時疼痛難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把人痛醒,有好長時間不能止痛,且影響睡眠。稍微嚴重點,到第二天都會有點酸酸的,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出現了一次,就會在那段時間里經常出現。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抽筋原因
很多人覺得腿抽筋是因為缺鈣,補一下鈣就可以治療。其實睡覺的時候,小腿抽筋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而不單單是因為缺鈣。
1、睡覺受冷
在寒冷的環境中鍛煉,準備活動不充分,或者夏天游泳水溫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覺沒蓋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會痙攣得讓人疼醒。
2、肌肉連續收縮過快
劇烈運動時,全身處于緊張狀態,腿部肌肉收縮過快,放松的時間太短,局部代謝產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縮與放松難以協調,從而引起小腿肌肉痙攣。
3、新陳代謝出問題
當運動時間長,且運動量大,出汗又多,又沒有及時補充鹽分時,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大量丟失,導致代謝廢物堆積。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環不好,容易發生痙攣。
4、疲勞過度
爬山、登高時,小腿肌肉最容易發生疲勞。因為都是一只腳支持全身重量,這條腿的肌肉提起腳所需的力量將是人體重的六倍,當它疲勞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痙攣。
5、缺鈣
鈣離子在肌肉收縮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很容易缺鈣,因此就常發生腿部抽筋。
6、睡眠姿勢不好
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于絕對放松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7、脊柱退行病變
中老年人身上經常會發生抽筋的情況,這很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之后,脊柱會發生一些退行性的改變。會引起老年人患上骨質增生等一系列的疾病,當脊神經根受壓和血流量下降的時候,就會引起腿抽筋的發生。
8、血管因素
這往往是引起腿抽筋的一個內在原因,當動脈出現硬化或者是存在血栓的時候。會導致血液循環受到阻礙,引起局部的組織出現缺血和缺氧,生理機能也會因此而變得紊亂。
下肢會出現發涼、麻木等一系列的癥狀,血液循環不暢的時候會導致體內的一些代謝物無法及時排出體外,當達到一定濃度的時候,會刺激到肌肉進行收縮,引起腿抽筋。
小腿抽筋怎么辦?
1.扳起腳趾,翹起腳板,迅速緩解疼痛。
2.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側的大腳拇趾,然后慢慢將腳掌向自己方向拉,這樣可拉伸腓腸肌。再慢慢伸直腳,然后用力伸腿,小腿肌肉就不抽筋了。
3.改變自己的姿勢,用力伸直抽筋的腿部。要忍住疼痛盡力往前去伸直,然后去向外側旋轉抽筋的那條腿的踝關節,旋轉之后劇痛就會消失不見了。注意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一定要連貫,中間不可以停頓。
4.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來緩解抽筋,用雙手輪流交替去順著靜脈的走向。由下向上地按摩腿部的肌肉,也可以抓住腿部的肌肉在手中滾動搖晃,或者是從側面去拍打肌肉,讓腿部的肌肉得到放松,這樣有助于恢復正常的血液循環。
預防為先
睡覺時候小腿抽筋,既痛苦又影響睡眠。怎樣才能不讓這種情況發生呢?
1、驅寒保暖
睡覺時,要注意驅寒保暖。尤其是在冬天,不讓局部肌肉受寒。
2、走路或運動時間不可過長
走路或運動時間不可過長,不能讓小腿過度疲勞。
3、適當補鈣
尤其是正在發育期的青少年。但是補鈣也要明確低鈣背后的真正原因,再進行有針對的治療,而不是一味補鈣。
4、穿舒服的鞋子
平足和其他身體構造的問題,使一些人特別容易發生腿抽筋。合適的鞋,是彌補的方法之一。
5、拉松被褥
在仰臥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繃。緊繃的肌肉,很容易發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6、大量飲水
如果平時活動量大,出汗多,就需要補充液體以避免脫水,但是不要過量。經常發生可能與血管病有關,應就醫治療。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青島疾病控制、39健康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