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身體不當回事!?冬季這幾件“拉近死亡”的事,你還在做嗎?
隨著冷空氣的頻繁降臨,寒冬的感覺是越發明顯了,而冬季向來有“死亡季”之稱。
不僅各種取暖器的災害頻發,跌倒事件也不少見,就連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攀升。輕則影響健康,重則威脅生命!
因此,想要安全過冬,這些危險事件可千萬別再盲目做了!
01 過早、過激的晨練
入冬后,很多人還是堅持著晨練的習慣,一方面,冬季鍛煉的確能夠幫助增強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很多猝死事件也都發生在晨練時。
早晨睡醒后,人體的交感神經開始興奮,對于一些慢性病人而言,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問題。
冷空氣能讓皮下血管收縮,為維持體溫,血液循環加速,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就會導致心肌缺血出現,甚至能刺激冠狀動脈驟然收縮,引發心肌梗死!
氣溫每下降10℃,心梗、房顫等心臟疾病的發生風險會上升7%!
除了時間過早,劇烈運動也是誘發猝死的重要因素。劇烈運動時,血液多集中在肢體肌肉中,由于肢體肌肉強力地收縮,大量的靜脈血迅速回流到心臟,再經動脈血壓送至全身,血液循環極快。
若劇烈運動結束后立馬休息,血液淤積在靜脈,導致心臟缺血,容易造成猝死。
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壁彈性較差,波動的血壓、加速的血流都極易招致意外,需格外注意。
02 沉迷打麻將、看電視
冬季因為打麻將入院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數。原因有兩方面:
過度疲勞
一方面,打麻將時間久,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腰椎等容易過度疲勞,引發頭暈頭痛、頸椎不適等癥。
血循環不暢 血壓波動
另一方面,久坐不動,容易使得身體血液循環不暢,增加靜脈栓塞風險;加上有些人打麻將時愛計較輸贏,情緒波動較大,血壓浮動大,更易誘發卒中、心梗意外。
提示:對于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
03 門窗緊閉不通風
冬天外面冷,人們更喜歡待在溫暖的封閉空間里,特別是霧霾天,門窗緊閉不通風是常態。但是這種行為也易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引發意外事故。
引發呼吸道疾病
室內環境、空氣不流通,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室內細菌、灰塵等物質都會成倍的增加,易導致缺氧并對呼吸道產生威脅,引發支氣管炎、慢性咽炎、過敏等。
機體功能紊亂
在密閉溫暖的環境中,體表血管處于擴張狀態,時間長了,易引起生物神經功能、內分泌功能紊亂,對于年老體弱的人群而言則更易誘發意外。
一氧化碳中毒
另外,冬季吃炭火鍋、用炭取暖、使用燃氣熱水器等時,一定要注意開窗通風,以免引發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表現為頭暈、頭痛、嘔吐、乏力、口唇發紺、口吐白沫、呼吸微弱,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建議:上午10點和下午15點前后可以開窗通風15分鐘左右,睡覺時也可以讓窗戶稍微留一條縫通風。
04 穿太多、太緊
年輕人是穿太少,而老年人的問題則可能是穿太多,把自己包裹得過于嚴實,行動不便,很容易造成跌倒意外。
跌倒骨折
老年人往往存在骨質疏松、關節不適等癥狀,很容易引發骨折,輕則數月可好,重則長期臥床。特別是髖部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可高達50%!
捂出心火
有些人喜歡穿很厚實的衣服睡覺,這樣會妨礙皮膚透氣和汗液蒸發,造成皮膚問題,而且還會讓心陰耗損加重,易發生心悸、心慌,甚至心絞痛。
影響血液循環
此外,為了凸顯身材,有些人比較喜歡穿很緊身的保暖內衣或者高領衫,這可能壓迫到機體組織、增大摩擦,從而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體表熱量減少,身體也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
建議:對于特別怕冷的人群,要及時調整體質,也可以選擇一些舒適度較高、保暖性較好的衣服。
別拿身體不當回事!2019年末健康自測50題,你能拿多少分
又到年底,工作忙碌的同時,千萬別忽視健康。今年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建議,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于5g、成人每日平均睡眠7-8小時、每周進行3次以上中等強度運動…50個健康密碼↓↓戳圖自測,轉給你關心的TA!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青島疾控、人民日報、北京電視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