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群眾李奎先一家五口住在違建房里,違章建筑要拆除,怎么辦?
青島市即墨區藍村鎮前埠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洪勇召集會議研究辦法,考慮到李奎先家庭實際困難,決定將閑置的原村委辦公室裝修起來,讓李奎先一家居住,再拆除違章建筑。最終,村委出資3萬元,粉刷墻壁、鋪裝地面,配備空調、電視、燃氣灶等電器,李奎先一家高高興興住了進去。村“兩委”溫情拆違、遇事首先考慮民生,周邊群眾一致叫好。
類似的溫暖故事,在藍村鎮俯首可拾。這皆源于該鎮黨委嚴格按照區委部署,下大力氣抓實黨建的結果。
社區干部給群眾講解惠民政策
藍村鎮轄102平方公里10.3萬人口,地域廣、人口多、經濟活躍,管理難度較大。如何抓住關鍵點,提綱挈領激活全局?
該鎮狠抓黨建工作,將全鎮57個村莊、4個城市社區劃分成8個社區黨委,132名機關干部帶著基層黨建、產業發展、便民服務等3大類119項任務,專職專責,全部下沉社區工作。每日上午到村辦公,天天與群眾見面,矛盾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信訪量同比下降80%以上,29起信訪案件逐一化解。2017年群眾滿意度測評全區13名,2018年上升至全區第4名,被中宣部確定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重大巡禮山東唯一鄉鎮。
鎮黨委率全區之先為每個村莊配備智能印章機,采用“互聯網+村委公章”管理辦法,杜絕了“亂章私章”,方便了群眾辦事,一舉破解村級公章管理的共性難題,工作經驗被《人民日報》頭版刊發。
黨員志愿者利用業余時間為村民義診
編印《村級民主管理制度》,社區黨委按照《制度規范》,手把手指導村干部開展工作。建立鎮、社區和村莊三級退役軍人管理服務體系,專人采集2586名退役士兵信息。通過“三推兩考”方式,從中考錄296名優秀青年,參與村莊治理、秸稈禁燒、企業巡查、村莊改廁等重點工作,梯隊培養后備干部。
創新推出黨建“五項工程”,出臺“藍城新鋒”黨員積分量化考評辦法,從組織生活、表率帶頭、履職盡責、遵紀守法、弘揚正氣五個方面,對黨員進行綜合考評。新鋒黨員,表彰獎勵;合格黨員,促其爭先;警示黨員,教育轉化。探索建立“黨建+黨員志愿者服務、退役軍人服務、普法調解、綜合治理”的“1+4”治理體系,夯實社會根基。
創新設置“七個一”模式,各個村莊黨支部,每月召開主題黨日,集體重溫入黨誓詞、學習黨章黨規、討論重大決策等事項雷打不動。凡事擺到桌面上,黨員干部群眾彼此心底亮堂,2680名農村黨員精神面貌大變,組織紀律性明顯增強,各支部黨員入會率均超過90%。
在抓實黨建的同時,該鎮全力解決群眾關切的民生問題,讓群眾切實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投資5000余萬元實施10余條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投資8500萬元建設美麗鄉村,拆除違建3.1萬平方米,更換門頭牌匾2600平方米,粉刷建筑立面1.5萬平方米,城鎮形象全面提升。
率全區之先,在北泉村試點醫養結合模式,為80歲以上群眾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國家、省衛健委等相關部門領導現場觀摩后給予高度評價。
投入1.2億元實施政府駐地、東西部工業園和臨空產業區環境綜合提升工程;投入2800萬元建成啟用王演莊小學;盤活藍村三中閑置資源,著手籌建一所新小學、一所幼兒園。
投資2000多萬元改造鰲東路下穿鐵路橋涵洞,徹底解決了半封閉6年之久的交通堵點。下步將投入3.58億元,啟動鐵路橋上跨工程,同步打造上跨橋兩側環境景觀。
積極對接膠州,謀劃實施站前街西通工程,跨區市聯通膠州市移河路,屆時藍村到膠東國際機場僅需10分鐘車程。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啟動以來,該鎮黨委更加關注民生,堅持問題導向,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把群眾最盼、最急的情況摸清楚,在解決問題上狠下功夫。目前已收集檢視問題172個,拿出專門力量全力整改落實。
國慶節前夕,前埠頭村傳來好消息,因鐵路改造搬遷的158戶村民拿到了遲到15年的房產證,了卻了一樁“大心事”。“自己的房子沒有房權證,總感覺是‘黑戶’,現在鎮里終于給幫忙辦好了,拿到房產證了,心里可高興了!”村民郭成花的喜悅,代表了其他群眾的心聲。
原來,2004年為了配合膠濟鐵路電氣化工程建設,前埠頭村158戶村民拆遷安置了房屋,后來因為人員調整等諸多原因,房產證一直沒有辦妥。該鎮今年專門抽調專門人員,查閱檔案資料、反復對接鐵路、國土、規劃等多個部門,終于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讓群眾一塊石頭落了地。
“群眾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情,必須想辦法解決好。把主題教育的成效體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上,我們的工作才有意義!”鎮黨委書記周遵賢由衷地說到。
通訊員 王叢叢
[編輯: 劉守龍]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885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