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保護知識產權,營造一個安全公平的消費環境。即墨區市場監管局自2月下旬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對9520家生產經營單位的拉網式、溯源性的嚴打嚴管,責令整改600余家,擬立案調查65起。查扣貨值40余萬元的涉嫌商標侵權的商品。
針對監管行業多、業態雜、風險高、隱蔽性強的新形勢,該局派出310余名執法人員,組成由分管領導帶隊的12個小組,放棄節假日,并根據各專業市場經營特點,深入監管一線,人均每天徒步21000多步,通過宣傳教育、明察暗訪、逐戶排查、限期整改、打擊取締的方式,城區重點針對各類批發市場,鎮街覆蓋每家業戶,堅持消隱患、重規范、保安全和練隊伍的原則,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制售“三無”產品、產品質量不合格、門頭牌匾字號不規范和無照經營、保健食品經營亂象等違法行為。同時,堅持以宣傳教育、規范提升為主旨,同步開展了座談會征求意見、送政策法規上門,拓展宣傳陣地,化解消費糾紛,強服務提效能等有效工作,全方位引導業戶自查自糾、先行整改,對整改不力者堅決予以嚴懲或取締。
截止3月14日,該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3500多人次,檢查服裝、鞋帽、生活用品等批發市場源頭以及食品、保健食品、藥械和農資等經營單位9520余家,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480處,查獲無照經營92家、制售“三無”產品或假冒偽劣違法行為104起,調解消費糾紛32起,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挽回損失50余萬元,有力打擊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保障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相關鏈接:正值3.15消費日來臨,區市場監管局印制發放2萬份《守法經營明白紙》,提醒廣大經營業戶做好以下7點:
1、必須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應當懸掛于經營場所醒目位置;門頭字號、牌匾字號不得使用他人商標圖形和文字,且必須與核準登記名稱一致;實際經營場所應當與核準登記的經營場所一致;
2、不得制售商標侵權產品。商標侵權產品即為假冒產品。產品上帶有的商標標識與他人的注冊商標標識對照,不論相同或者近似,只要未經商標所有人授權使用,均屬違法行為;
3、不得制售劣質產品。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即為劣質產品。銷售的產品應當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4、不得制售三無產品。“三無”產品是指無中文標明的商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生產廠聯系方式。產品標識還需要標明商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分、含量以及洗滌方法等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內容。產品不得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
5、不得欺詐消費者。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誠信是金,經營者應當童叟無欺,不得對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6、商品應當明碼標價。不得虛構原價、虛假打折;
7、履行經營者義務。經營者應當及時履行商品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等義務,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
邢麗婷 孫凱
[編輯: 劉守龍]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868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