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跟老賴微信聊天化解執行老案
2018-07-14 13:06:02來源:
2010年8月10日,萊西法院立案執行杭州蕭山某紡織機械廠與青島某抽紗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要求被執行人青島某抽紗有限公司支付案款176432元及利息。立案后,執行法官發現被執行人身背債務多達500余萬元,已資不抵債,土地廠房已抵押,被法院查封、拍賣。
雖然被執行人已停業多年,確無財產可供執行,但申請執行人多次向萊西法院反映要求執行,同時由于申請執行人是杭州公司,故其對被執行人相關情況并不十分了解,也無法提交有效的財產線索。
今年,執行法官查找到被執行人法定代表人郝某的線索,并依法傳喚郝某,對其釋法,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后果,經反復做其工作,其同意個人籌措資金12萬元,償還債務 。
執行法官立即與申請執行人委托代理人胡某某取得聯系,通過微信的方式,同步告知其該案進展情況,并釋明執行不能的風險。在輕松的聊天氛圍中,申請執行人對執行法官暢所欲言,調解順利進行。
最終,該案達成和解:被執行人支付12萬元,申請執行人自愿放棄其他訴訟請求。7月5日,案款打入萊西法院賬戶。執行法官考慮到申請執行人現在杭州,路途遙遠,加之天氣炎熱,為確保申請執行人可以一次性領取案款,免除其來回奔波之苦,執行法官通過微信聊天的方式告知了申請執行人領取案款時的相關注意事項,并通過微信實時傳輸圖片的形式對需要準備的材料進行了預審。
申請執行人感慨:“八年的案子,沒想到這么順利,不需要來回奔波,我一次就可以領到錢,真的要好好感謝一下萊西法院的執行法官們!”
近年來,萊西法院緊緊圍繞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著力提升執行工作信息化水平。通過微信、電子郵箱以及遠程視頻系統等方式,開展文書送達 、執行事項告知、材料審核等工作,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爭取讓外地當事人“最多跑一次”,有效減輕當事人訴累。
城市信報記者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