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以前,整個儀式期間,連請戲班、搭棚子,再加上請客,一連三天就得花費3萬元!如今掙錢不容易,但為了面子又不得不做,這種大操大辦真讓人感到心痛呀。”一提起為老人舉辦喪事,青島市黃島區泊里鎮魏家灘村村民魏玉邰感慨萬千,“可自從村里為紅白喜事立下了村規民約后,因為有村干部在場監督,加上鎮、村都給提供不少幫助,這花費的費可省下一大塊,村規民約為老百姓幫了大忙。”
近年來,青島市黃島區泊里鎮堅持“建設美麗鄉村,創建文明家園”這一宗旨,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扎實開展了“反對陳規陋習,提倡文明新風;反對大操大辦,提倡節儉之風”系列主題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早在2016年初,黃島區泊里鎮就成立了由農村文化骨干隊伍、鄉賢骨干隊伍及農村“五老”隊伍組成的宣傳隊,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氛圍。同時,借助區委宣傳部開展的系列宣講活動,在農村(社區)道德講堂,將移風易俗作為必講內容。還通過黨員會、專題座談會等形式,及時對有婚喪事大操大辦苗頭的人員說服教育,進行正確引導。這些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全鎮干部群眾樹立起正確的婚喪事辦理觀念,形成移風易俗的良好社會新風尚。
針對出現的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消費”愈演愈烈等現象,鎮黨委、鎮政府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移風易俗工作的落實。為每個村(社區)指定至少2名包村干部,逐村指導移風易俗工作,通過召開座談會和征求意見會等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從群眾意見最大、反映最強烈的環節入手,在充分尊重傳統民俗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不同陋習,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規民約的具體條款和婚喪事具體規定,并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充分醞釀討論、表決通過。目前,全鎮101個村(社區)都討論制定了符合本村實際的《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對婚喪喜事的宴請人數和桌數,違約處理方式等都做出了明確要求。由村黨員干部或德高望重的人員擔任紅白理事會負責人,全面監督工作落實,逐步改變原先大操大辦、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風氣。
“移風易俗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民心工程”。我們鎮在加大專項治理的同時,大力發展群眾性文化體育事業,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村鎮建設、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評選等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用先進文化占領鄉村的思想陣地。”黃島區泊里鎮民政辦負責人曲先龍說。
截止目前,青島市黃島區泊里鎮92個村都建立了文化活動廣場,統一配備了音響等文娛設備,全鎮共評選出“好兒媳、好公婆、好家庭”458個(人)、十星級文明戶3520戶,樹立善行義舉榜47個,在全社會營造了一個除陋習、樹新風的良好氛圍,在一定程度上也抑止了封建迷信、黃賭毒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對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通訊員 周衍默 [編輯: 董皓]
本文地址:http://xihaian.bandao.cn/news.asp?id=271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