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我市“1+4”目標體系中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再傳捷報,全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三年綜合績效我市位居25個試點第5位。
試點三年綜合績效總結評價會近日在江蘇泰州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位評委對25個試點單位,現場抽簽、現場答辯、現場打分、當場公布結果,我市獲86.19分。與會專家評委對我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特別是對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業品牌建設和“農創平度”等方面的創新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據了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含金量高,從全國嚴格篩選,僅有21個入圍,實施期限為三年(2013—2015年),2014年增加到25個。
我市始終堅持試點工作主旋律,以改革創新提升工作,以本土優勢彰顯特色,在夯實物質裝備基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產品產銷模式、整合現代農業資金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現代農業發展實現了“三個轉變”、“三個提高”。
“三個轉變”方面,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全市適度規模經營比重74%,比2012年增長41個百分點。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82%,比2012年增長24個百分點。傳統農業向品牌農業轉變?!叭芬粯恕鞭r產品比重48%,比2012年增長45個百分點,擁有農產品商標450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3個、地標產品17個,位居全國縣級市之首。單一產業發展向三產融合發展轉變。三產比重由2012年的14.1:53.9:32調整為13.3:52.5:34.2。
在“三個提高”方面,農產品產值顯著提高。全市農業總產值達到187.3億元,比2012年增長18%;農民人均收入顯著提高。2015年達到18321元,比2012年增長35%。城鄉收入比達到1.82:1,遠低于全國、全省水平。農業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高。高標準農田比重達到75%,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7,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90%,比2012年增長4%。
市農業局負責人介紹,圍繞改革與建設試點要求,我市在七個方面重點突破,初步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在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上實現新突破,著力提升農業物質裝備水平;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上實現新突破,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在破解農產品銷售難題上實現新突破,著力構建產銷銜接新模式;在財政支持方式上實現新突破,著力整合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在金融支農機制上實現新突破,著力破解農業融資難題;在農業保險創新上實現新突破,著力保障農民權益;在拓寬農民創業增收渠道上實現新突破,著力打造“農創平度”品牌。
本文地址:http://pingdu.bandao.cn/news.asp?id=269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