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記者 劉玉凡 報道
半島都市報8月13日訊 12日,市民譚女士收到一條匯款短信,一個陌生銀行卡賬號向她匯了36000元。后來譚女士又接到了一位男子的電話,稱這筆錢錯匯給了她。她想把錢還給男子,可又難以核實對方的身份,擔心接到的是詐騙電話。無奈之下,譚女士撥打本報96663熱線求助。
“我平時做微商生意,幾乎每天都有人給我匯款,所以剛開始收到這筆錢后,我并沒太在意。”13日上午,譚女士指著手機收到的短信說道,“后來我越想越不對,這兩天沒有人該給我匯錢啊!”,譚女士心頭一驚,趕緊詢問家人該怎么辦。
記者注意到,短信內容顯示譚女士于8月12日上午10時47分收到了匯款,金額為36000元。“當天下午我就接到了一個湖北恩施打來的電話,他說自己的錢錯匯給我了,還給我發了一條短信,說明了他為什么會把錢錯匯給我。”譚女士告訴記者。“本來就不是我的錢,再說3萬多塊錢也不是小數目,對方肯定很著急,我就到銀行打算匯款。”譚女士說,“銀行那邊建議我不要輕易匯款,最好先核實一下對方的身份。”譚女士于是要求對方報警,由警方出面處理此事。
13日下午,記者聯系了匯錯錢的楊先生,他表示自己一時疏忽,確實錯把錢匯給了譚女士。“我曾經給她匯過款,所以昨天用手機網銀轉賬的時候,誤操作了。”楊先生說道。當天下午3時許,譚女士告訴記者,她接到了臺東派出所的電話,目前正由派出所協調此事。隨后,記者從市北公安獲悉,目前民警已聯系上譚女士,證實此事屬實。譚女士也表示,經過民警核實,她將通過銀行轉賬,把36000元匯給楊先生。
警方:遇此類情況應及時報案
據了解,譚女士的遭遇并不是個例,通常市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并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業內人士透露,雖然在轉賬或匯款流程中,無論是銀行柜臺還是ATM機以及網銀等,都有核對確認對方身份的環節,但客戶常常因個人失誤轉錯賬,銀行不承擔協助客戶追回款項的義務。而如何處理意外之財,成為當事雙方的難題。
山東川佳律師事務所的張寶清律師認為,匯款人匯錯款后,應該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出面同銀行協調,查實對方身份,然后和對方溝通是否愿意把錢退回。若對方不肯將錢退回,那么對方屬于“不當得利”,匯款人可以憑借匯款單到法院提請民事訴訟,法院可采用不當得利的法律條款協助匯款人將錢追回。公安部門也表示,如果市民意外收到陌生匯款,為了避免日后產生糾紛,不能據為己有,應該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守龍]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656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