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四季更迭,風雨十余載,賣報人劉大爺始終堅守在報攤事業上。每天早上6點半出攤,一直擺攤到晚上5點半,勞勞碌碌近11個小時僅能勉強維持生活,卻免費供街坊老人看報。
一把遮陽傘,一張桌子,三四個馬扎,整整齊齊的報刊雜志……在振華街附近,經營著報攤的劉師傅精神矍鑠,在報刊這個領域里,不斷地傾注著他對生活的熱忱。劉師傅告訴記者,他已經賣了十多年的報紙了,每天看報已成為自己的習慣,看報可以讓自己獲知更多的信息,了解黨的方針政策。“我今年訂了15份《半島都市報》、4份《青島早報》、3份《齊魯晚報》、5份《參考消息》,還有一些其他報紙雜志,基本每天都能賣完,賣不完只能自己留著。”但對于自己的個人信息,劉大爺并不愿過多透露。
“在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年輕人多通過手機、電腦獲知信息。”前來購買報紙的一位顧客告訴記者,在劉師傅的報攤買報刊的顧客,多是附近小區里的居民,尤其是上了歲數的居民,他們是報紙的主要購買群體。
老主顧黃大爺告訴記者,自己家住安居一小區,沒事就喜歡溜達到這個報攤看看報紙,劉大爺總是不收錢,讓街坊老人免費看報。“他每天早上6點半就來擺攤,晚上5點半收攤,天天都堅守在報攤上,風雨無阻。其實他生活比較困難,盡管一天一半的時間都靠在這了,但只在進價的基礎上加兩三毛錢,掙不了多少錢,有時候賣不完還賠錢,基本上只夠生活費,勉強維持著生活,就想方便群眾看看報紙。”黃大爺告訴記者。
文/圖 記者 王靜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56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