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不下場‘透雨’,今年花生就要減產了。”7月28日上午,普東中心社區葛埠村的村民對記者說道。記者在該村的部分農田觀察到,玉米、花生等農作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蔫,部分玉米已干枯。由于村里的幾處水塘已經干涸,尋不到水源澆地,不少村民已放棄澆地抗旱。村民黃克風與老伴,搜羅到一家飯店的養雞場排放在水溝里的臭水,6個多小時澆了0.3畝地。
不少村民已放棄澆地
7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普東中心社區葛埠村,盡管凌晨有輕微雨水,但仍十分悶熱,感覺不到一絲涼意。悶熱的天氣,莊稼似乎也提不起興致,葉子都耷拉卷縮著。因為干旱,大片玉米和花生全都打蔫了,甚至有些莊稼已死亡。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看到村里的兩處水塘都已經干涸,只有中間小部分略微有些潮濕,周圍已長滿了雜草。
“地里的土塊都快干成石頭了,老天爺趕緊下場大雨吧。”看著地里硬邦邦的土疙瘩,村民李大伯蹲在地頭一籌莫展。說話間,他從花生地拔出一把花生苗,只見花生苗下的花生果很多都沒有長成。“往年這個時候,花生果早就長成了,今年實在是太旱了,小麥每畝地減產了300多斤,去年一畝地打了1000多斤糧,今年一畝地只打了700多斤。繼續旱下去,如果再不下場‘透雨’,今年花生也要減產了。”李大伯說,村里像自己一樣尋不到水源澆地的村民還有很多,很多村民都放棄了澆地抗旱,只能干等“老天爺”降雨。
攢一晚上的水僅能抽15分鐘
“剛熬過春旱,又要對抗夏旱,從來沒見過這么重的旱情。”正在和老伴澆花生地的村民黃克風深有感觸地說,自己今年56歲,是土生土長的葛埠村人,種了四十幾年地,頭一次碰上這樣的大旱,“去年也很旱,但水塘里還有水可以澆地,但今年村里的幾處水塘都干涸了。地頭有一口井,攢一宿也只能抽水15分鐘,很多村民直接都不澆地了”。
用養雞場廢水澆花生地
黃克風告訴記者,他們夫妻倆天不亮就來了,這是他們澆的第三塊地。“前邊路邊的飯店有個小型養雞場,養了幾十只雞,養雞的廢水排放到水溝里,放置了很多天水都臭了,沒辦法,我們就利用這點水澆地。”黃克風說,從路邊水溝到自家田地鋪設了近300米的塑料管道,忙活了六個多小時,只澆了0.3畝地。
“就是水溝里養雞場的廢水也要抽干了。”上午11時50分左右,花生地澆灌得差不多后,黃克風隨即趕到路邊,停止抽水機運轉,不想浪費一點水。記者跟隨黃克風來到他說的水溝,水溝里的水只有幾十厘米高,水面上飄著一層綠色的青苔,散發出異味。“夏季溫度高,太陽光照強度大,如果還是不下雨,干旱程度還要加劇,即使澆上一遍水,水分也會很快被烈日蒸發。”黃克風說道。 文/圖 記者 王靜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55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