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們認真地聽楊老師介紹國際象棋。
本報訊(記者 李奇) 近日,半島高密小記者們來到了高密市名門青少年文化宮,此次的采訪之旅讓小記者們了解了國際象棋,并在邊學邊體驗的過程中,讓他們真正感受國際象棋帶來的魅力。據了解,國際象棋又稱歐洲象棋或西洋棋(港澳臺地區多采用此說法),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戰略棋盤游戲。國際象棋的棋盤由64個黑白相間的格子組成。黑白棋子各16個,多用木或塑膠制成,也有用石塊制作;較為精美的石頭、玻璃(水晶)或金屬制棋子常用作裝飾擺設。國際象棋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游戲之一,數以億計的人們以各種方式下國際象棋。
在所有棋盤游戲中,國際象棋是一種把戰略戰術和純技術融為一體的理想游戲。和西洋雙陸相比,勝負決定于骰子一擲,誠然是不由自己做主;和國際跳棋相比,棋子的規模化控制了技術上的勝負。和國際象棋在思想性上、科學性上和深度上可以相比的只有中國圍棋、中國象棋。
國際象棋源于印度
王琪 昌安中學七年級
5月23日上午8時30分,小記者們早早地相聚在名門青少年文化宮,給我們講解國際象棋的是楊老師。首先,老師先給我們介紹了他身邊三個小朋友,一個上幼兒園中班,另外兩個上一年級。聽到小朋友的年齡,我們都很是驚訝,其中一個上一年級的小男孩,名叫張智銘,學習國際象棋已經三年了。國際象棋雖源于亞洲,但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國家卻在歐洲。在我國,涌現出一批國際象棋新秀,劉適蘭,吳敏茜、葉榮光,謝軍等先后獲得國際特級大師稱號。”接著,我又一口氣問了楊老師好多個問題:“在國際象棋中,馬代表什么,象代表什么,車代表什么……”老師一個不落地回答我:“馬,是以前的騎士;象,代表古代的傳教士;車,是保護國王和王后居住的城堡外面的圍墻……
“國際象棋是8×8盤,共64格,一黑一白的立體格子,兩種不同顏色的棋子分別擺在棋盤的兩邊,也就是現代國際象棋的格局,早在一千多年前,國際象棋就誕生在了古印度。世界上的4大棋類(圍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將棋)都與本國家的政治制度有關。國際象棋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方的封建社會。與其他3種棋類相比,國際象棋政治色彩更加濃郁:首先,反映出的社會等級性更加明顯,棋子名稱與社會階層掛上了鉤—— 比如:教主、騎士制度等。其次,國際象棋里威力最大的棋子是皇后,突出了西方封建社會中皇后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西方社會里鼓勵士兵立功,每個士兵都有翻身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都有可能生變成為皇后或其他棋子(比如:車、馬)的權利。”
通過小記者的活動,我們學到了好多知識,收獲了很多朋友,還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回憶起剛來當小記者的那個羞澀小姑娘,到現在這個開朗的中學生,我真的長大了不少,成長的足跡還在繼續……
國際象棋領略新知識
王夢琦 昌安中學七年級
5月23日上午8點半,我們來到位于人民大街與昌安大道交叉路口,在名門青少年文化宮集合等其他小記者都陸續來齊。
隨后,老師帶我們上了樓,走到青少年文化宮的二樓時,有很多小朋友在學習英語,他們學得很專注,所以我們小心翼翼地走到了三樓,到了一間美術教室,老師在里面給我們強調好紀律后,一位女老師來安排我們去舞蹈教室,剛一推門,就有一陣掌聲朝我們迎來,原來是學舞蹈的小朋友在歡迎我們小記者的到來,我們笑著對他們說謝謝。隨后,他們就給我們獻上了一段舞蹈,小記者們紛紛拿起自己的相機給她們優美的舞姿記錄下來。看她們跳得真投入啊!頑皮的小手晃來晃去,靈活的小腳跳來跳去。還有他們的優美的舞姿,真叫人感嘆啊!
看完小朋友的舞蹈后,我們又去一間國際象棋的屋子,聽說要學習國際象棋小記者們都有點迫不及待了,推開門就往里面闖,只見有一位老師和三位小男孩在談論有趣的象棋。經過楊老師介紹這三位小男孩是國際象棋的愛好者,小的上中班,大的才上一年級,別看他們小,但是他們下國際象棋厲害著呢。其中張智銘上一年級已經學了三年,真是讓人覺得厲害。楊老師說國際象棋從印度傳來的,一百多個國家都在玩國際象棋,國際象棋在近幾年才得到了推廣。國際象棋行豎都有8格棋盤上共有64個格,分黑棋白棋開局時白棋先走黑棋再走。國際象棋一共6個兵種有:國王,皇后,象,馬,車,最小的是小兵,誰先吃掉對方的國王誰就是勝利者。
國際象棋既可以開發人的智力,又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贏了對方自己開心,輸了也不要垂頭喪氣,從對方那里學到很多東西,下一次多注意,就能贏了對方。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gaomi.bandao.cn/news.asp?id=253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