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 王靜)“我正準備給果園配備滴灌設備,這個怎么樣?”3月24日,以“科技進村入戶,助力增產增收”為主題的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在移風店鎮啟動,通過科技大集、科技培訓大講堂形式送科技到地頭,宣傳農業新技術,現場解答農業疑難問題,受到果農、菜農和種糧大戶歡迎。
“我正準備給果園配備滴灌設備,這個怎么樣?”3月24日,在移風店鎮大集上,從事果樹種植18年的譚先生向即墨市農業局果茶站農技人員“取經”道,“我家里種了六七畝地的蘋果,最近準備給果園配備滴灌設備,但一直拿不定主意,正好遇到果樹種植專家。”
“使用滴灌挺好的,就是成本比較高,但一定要注意使用水溶性肥料,以免堵塞管道。”了解到譚先生果園的基本情況,即墨市果茶站周副站長建議他,“移風店這批果園種的年數有點長了,應該逐漸更新、改造。如果還用以前的老方法,太費人工。”記者觀察到,除了果茶站,即墨市農業局執法站、種子站、蔬菜站、農廣校、科技科、農技站、土肥站等科室也在向農民分發宣傳材料,解答農民現場咨詢。
“比如您種小麥,如果有什么不懂的,用手機拍張照片發給我們,我們找專家給您解答。”青島市農委的工作人員王濤介紹,“青島市農業科技‘110’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給老百姓提供了多種服務方式,一個是‘12316’熱線服務,二是開辟了計算機農戶空間服務,三是手機客戶端服務,還有向在社區分布農民推廣的‘一站通’服務。老百姓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用的服務方式,比如有智能手機的可以加手機客戶端,有電腦的可以登錄計算機農戶空間平臺,再不行還可以通過12316熱線進行咨詢。”
在另一端,“農業面源污染”和“電子商務平臺”的講座正通過“農業科技培訓大講堂”同時進行,移風店鎮98位種糧大戶、合作社理事長、農產品經紀人及村質量安全監管員仔細聆聽著專家的講解。移風店鎮肖蘭家莊村的種糧戶喬進先告訴記者,聽了專家的講課,受益很大。“挺適用的,像面源污染這一塊,了解到打藥、施肥多,不見得是好事,不僅成本高,也會對土壤造成很大的污染。減少污染是必要的,一是能提高農產品質量,再一個是能賣個好價錢。”
即墨市農業局黨委委員趙勝告訴記者,“通過趕移風大集這樣的形式,拉開2015年農業科技下鄉活動的序幕,通過科技培訓、新型農民培訓、送科技到地頭,宣傳農業新技術,解答農業疑難問題,促進農民增收。”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5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