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正老人。
75歲的聾啞老人高方正外出時迷路,不得不露宿街頭,當他饑寒交迫被凍得奄奄一息時,路過好心市民給諸城市流浪救助站打了一個電話,很快,流浪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就趕到了老人所在之處對老人實施了救助。而老人在救助站又因巧合在宣傳欄里看到熟人照片順利找到了家。
好心電話稱老人露宿街頭
1月14日上午,諸城市流浪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接到了一個電話,從電話中得知,這位市民在東外環加氣站附近時,發現路旁有個老人,看起來是需要幫助的樣子。接到此電話后,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附近搜尋,1月14日上午9點多,工作人員在東外環加氣站路西桑莎工業園附近找到了這位老人。當工作人員找到老人時,發現老人七八十歲的模樣,穿一件薄外套和一件毛衣,蜷縮在路旁。工作人員試著跟老人交流,發現老人竟是名聾啞人,而且老人渾身被凍得冰涼,已經奄奄一息。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立刻將老人扶上了車,回到了救助站。
在剛找到老人時,工作人員就已經通知救助站準備飯菜,當將老人載回救助站后,熱騰騰的飯菜也已經準備好。老人雖然十分想吃飯,但由于身體虛弱卻無力進食,工作人員就一勺一勺喂老人吃,使得老人吃上了流浪以來的第一頓熱乎飯。
細心照料幫老人恢復健康
老人吃完飯后,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做了清潔工作,并幫老人換上了棉衣棉褲,將老人暫時安置在了救助站。雖然給老人吃飽穿暖了,但是老人由于在流浪時缺衣少食,身體非常虛弱,無法自行進食也無法自行下床,為了老人的健康安全著想,1月14日晚上,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將老人送到了醫院。經過檢查發現,老人身體并無大礙,只是由于寒冷和饑餓,兼之年紀大了,所以身體已經相當虛弱,需要好好照顧。聽了醫生的建議后,工作人員又將老人接到了救助站,開始細心照料老人。
“把老人接到救助站的頭幾天,老人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由于老人不會說話,所以他就比畫著表明他想吃的東西,比如他兩手比畫圓圓的東西,就是想吃饅頭了,比畫長長的一條條的就是想吃面條了。老人當時下不來床,需要我們一口口喂飯,身體虛弱到小便也失禁,我們就抓緊給老人換衣服。”救助站的張守雙主任告訴記者。
在救助站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幾天之后,老人的身體逐漸好了起來,逐漸有力氣下床了。
宣傳欄里看到熟人照片
隨著老人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老人開始下床,并有意識地自己活動活動,鍛煉身體。這期間,工作人員試著與老人交流 ,但由于老人是聾啞人,且不識字,工作人員對于老人的家庭住址等仍然是一無所知。
“老人就伸出了七個手指,又伸出了五個手指,再指指自己,我們才知道老人大概是說自己75歲了,其他的就再也不能溝通了。”張守雙主任說。
雖然無法溝通,但在工作人員的照料下,幾天之后就已經基本恢復了健康。1月23日,當老人在救助站的院子外面溜達的時候,突然在院子里宣傳欄處開始跟工作人員比畫了起來。老人一直指著宣傳欄中的一張照片又指著自己,工作人員意識到這也許就是一條尋找老人家庭住址的線索,于是立即開始聯系老人指著的照片中的人。
老人原是遛彎時迷路
救助站宣傳欄中的照片,均是近年來救助站實施過救助的人,發現照片中的人可能與老人有關系,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立即聯系了曾經的被救助人,通過一番確認后,終于知道了老人的家庭住址。
原來老人是密州街道捎門村人,而宣傳欄照片中的那位被救助人是密州街道范家嶺村人,老人和這位被救助人認識,所以老人在宣傳欄中看到熟人的照片時,才急忙跟工作人員比畫。
1月24日,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與街道相關負責人聯系好后,將流浪在外的老人送了回去。“送去了之后我們才知道,老人叫高方正,是村里的五保戶,今年75歲了,平時多得村里照顧,經常出門遛彎,這次是溜達太遠了迷了路,才流浪在外的。”救助站的張守雙主任跟記者說。
文/圖 記者 金川 本報通訊員 邱鉦超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本文地址:http://zhucheng.bandao.cn/news.asp?id=24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