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高密市人民法院了解到,近年來,高密法院以踐行司法為民為宗旨,將法庭工作作為服務人民群眾、開展民生司法的重要平臺,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打通了便民訴訟經絡,將法庭打造成為貼近群眾、服務基層的前沿陣地,為轄區群眾提供了優質的司法保障。
增設法官便民聯系點
為了高效便捷地依法化解矛盾糾紛,推進和諧司法建設,近年來,高密法院充分利用社會調解和駐庭調解兩把利器,構建起“訴調對接一個中心、零案村居活動和行業調解建設兩個載體”的訴調對接體系,將其他部門或行業調解更有利的糾紛,及時疏導、委托出去。“我們在城區13個社區、鄉鎮8個村居、勞動爭議、交通事故、消費維權、醫療、住建等10個行業調解中心設立了法官聯系點,選派法官定期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實現涉訴糾紛的快速分流”,據該院訴調對接辦主任霍青介紹,2014年1月至11月,高密法院共指導化解基層糾紛1056件、行業糾紛725件;訴前委派調解356件,其中調解成功并達成調解協議的171件、司法確認88件,訴訟中委托(邀請)調解192件,其中達成調解協議或撤訴的88件。“特別是對于收入法庭的案件,我們按照‘能調不訴、多調少訴、調判結合、案結事了’的十六字方針,啟動駐庭人民調解員和法官的調解力量 ,采取靈活多樣的調節措施,促成案件的妥善解決,真正實現了案件審理與社會效果的雙贏。”
設立28處巡回審判站
雙羊法庭的張萍是一名90后的大學畢業生,見到她時,她正在對一名請求離婚的當事人耐心解釋。這名當事人對一審“判不離”的結果很難接受,面對這位“面紅耳赤、言辭激烈”的中年婦女,張萍始終面帶微笑 ,在她的耐心勸解下,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了羞愧并選擇離開。用張萍的話說,法庭工作雖然很累、很枯燥,但“誠生愛,愛生智”,帶著“四心工作法”上路 ,就能享受到為民排憂解難、化解糾紛所帶來的成就感”。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方便當事人進行法律咨詢和參與訴訟,高密法院在精心打造“服務型”法庭的基礎上,還鋪設了“庭、站、點、員”四位一體的便民訴訟網絡,在全市設立28處巡回審判站、31處法官聯系點、110名訴訟聯絡員,形成了“無盲點”、“全覆蓋”的訴訟格局。同時,依托這一格局,為加快信息化、科技化建設,實現法庭與站、點相聯互通,高密法院還精心打造科技法庭1處,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低成本、高效率的訴訟服務。 本報記者 馬菲菲 通訊員 曹萍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本文地址:http://gaomi.bandao.cn/news.asp?id=24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