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醫院院長宣世英(圖右)和中醫院院長祝明浩(圖左)簽約現場
骨傷科主任查房。
骨傷科榮獲"青島市級青年文明號"光榮稱號。
區域性醫療聯合體(簡稱“醫聯體”)建設是促就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的重要舉措 ,是當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市中醫院響應市政府“民生工程”號召,開展“3+6+N ”對口幫扶普東鎮衛生院 、靈山鎮衛生院及輻射區衛生院等多所鄉鎮醫院 ,使各分院在技術、設備、醫院面貌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同時,青島市立醫院將采用“區域性醫療聯合體”的模式,在醫療技術、人才培訓、醫院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給予市中醫院指導幫扶,幫助市中醫院加強重點專科建設,以專科建設帶動醫院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并通過手術示范、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等方式,提高市中醫院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2014年9月3日上午,市中醫院院長祝明浩參加了以青島市市立醫院牽頭建立的“區域性醫療聯合體”的幫扶簽約儀式,與市立醫院總院長宣世英現場簽訂幫扶協議,青島市副市長欒新為各醫聯體單位頒發“青島市市立醫院醫聯體單位”的銅牌。“區域性醫療聯合體”是以青島市市立醫院牽頭建立的直管模式(緊密型)醫聯體和協作模式(松散型)醫聯體,服務范圍覆蓋市南區、嶗山區、李滄區、即墨市4個區市的4所二級醫院和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直管模式的嶗山區麥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域性醫療聯合體組建后,形成“首診在二級醫院,大病到三級醫院,康復回二級醫院”的新型診療秩序,完善雙向轉診、區域信息共享、專科對口幫扶、遠程會診、人才培訓等機制,區域內居民可以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市中醫院可以得到更多的幫扶和更好的提升。一方面,市立醫院專家進入市中醫院坐診,居民在二級醫院可以享受到三級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同時,醫聯體市區內居民在二、三級醫院就診時的檢查、報告、用藥和住院信息,均可在醫聯體單位調閱,做到醫療資源共享,保證診療過程完整便捷;另一方面,市立醫院遠程會診、遠程教育為市中醫院提供技術支持,市中醫院選派醫師到市立醫院進修學習,打造自己的人才梯隊,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
市中醫院具有較好的幫扶基礎,早在2013年1月16日青島市市立醫院已與市中醫院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書。雙方經過討論制定了詳盡的支援方案和幫扶協議,確立以衛生人才和技術幫扶為主要手段的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今年,市立醫院口腔科郭大偉博士對口幫扶市中醫院口腔科,帶領科室開展了種植牙新技術,7月份至今已完成8例種植牙,提升了醫院口腔科技術水平。市中醫院將抓住“區域性醫療聯合體”幫扶這次機遇,充分利用獲得的幫扶條件,提升醫院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同時,繼續努力做好“3+6+N ”醫聯體幫扶工作,幫助鄉鎮衛生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這種對下和對上同時進行的幫扶模式,不僅做到了雙向共贏,而且是真正的多向共贏,也為更好地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提出了新思路,拓展了新領域。
文/榮夢寒 圖/王勝先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45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