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清凱 通訊員馬勇) 為全面提升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水平,加快鄉村文明建設步伐,2014年,諸城市城管局根據上級工作部署,立足農村實際,全面啟動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在鎮村的“專業化”運營,著力打造全方位、無縫隙的農村“大環衛”格局。
試點先行,推廣昌邑模式
5月份,諸城市選取昌城鎮、辛興鎮、百尺河鎮3個鎮先期進行試點,啟動了鎮村環衛保潔、垃圾清運市場化運作新機制,由昌邑市康潔工程環衛有限公司負責3個鎮39個社區、213個自然村的環衛保潔和垃圾清運工作,實現了市場化、標準化、專業化、常態化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運輸模式。在設施配備上,嚴格按照省、濰坊市關于設施設備和人員配備的有關要求,按每20戶1個桶、100戶1個人、1萬戶1輛密閉式垃圾清運車的標準進行配備。截至目前,3處試點鎮共配備垃圾桶2577個,清掃車、沖洗車、垃圾清運車等專業車輛18輛。
4家中標公司已全部進場作業
在3個試點鎮的基礎上,將其他13處鎮街(園區)的環衛保潔、垃圾清運工作分四個標段面向社會招標,由專業公司進行管理作業,招投標工作已于5月27日完成,分別由4家公司中標。6月16日,各鎮街(園區)駐地保潔和垃圾清運工作已全部完成交接,4家中標公司已全部進場作業。自6月17日開始,根據各鎮街(園區)提報的達標村莊,由城管局會同鎮街(園區)環衛所及各中標作業公司逐個進行驗收交接。計劃6月30日前,13處鎮街(園區)的所有村莊全部完成交接,由專業作業公司進行接收、管理和運行,實現全市農村垃圾一體化全覆蓋。
城鄉環衛一體化四級監管體系
為全面加強對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的日常監管,諸城市堅持“管干分離”的原則,推行“公司運營、政府監管、群眾監督”的運行模式,在市、鎮街(園區)、社區和自然村分別設立監管機構,形成層次分明、無縫對接的城鄉環衛一體化四級監管體系,市里在城管局設立環衛監管中心,各鎮街(園區)在環衛所設立環衛監管服務辦公室,各社區在社區服務中心設立環衛監管服務委員會,各自然村設立環衛監管員,全面構建分工明確、責任具體、上下聯動、協調配合的垃圾一體化處理體系。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本文地址:http://zhucheng.bandao.cn/news.asp?id=242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