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占時期膠濟線上的高密火車站。(資料圖片)
現如今的高密火車站。
車站就像一座城市的心跳,透過它清晰的歷史紋路,可以準確、生動地感受到社會文明發展的脈動。作為膠濟鐵路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高密火車站歷經百年風華,它靜默地看著迎送別離 ,目睹草木哀榮,于不言不語中將自己的時光歷程濃縮成高密城市發展的歷史。而城市也從來都不會將它遺忘,隨著火車站片區綜合改造建設指揮部的成立,片區改造計劃將為老城注入時代發展所需的新鮮血液,而高密火車站也將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市民面前,在改造前夕,讓我們細細地品味這座百年車站所經歷的變遷過程,由此靜待它的鳳凰涅槃,期待百年中心迸射出新的力量,期待下一個百年的榮耀誕生。
風雨滄桑歷經百年猶存
時間,可以是一個過客,記住了,遺忘了;記憶,可以是一道風景,看見了,模糊了;而火車站作為現代文明的產物,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和影響永遠都不會被文明抹滅。隨著火車站片區綜合改造建設指揮部的成立,這座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車站再次成為人們街頭巷尾談論的話題。
據了解,高密站始建于1901年德占時期,鋪設膠濟線時建立高密停車場,位于醴泉街道境內,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高密站離濟南站295公里,離青島站98公里,現已經發展成集客運與貨運于一體的中型車站,隸屬濟南鐵路局青島車務段。
成就車站商圈華麗蛻變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末的高密火車站廣場,也因隨著使用年限和客流量的不斷增多,其外部環境、廣場功能等方面都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迫切需要。2006年,高密市政府為把迎奧運與“科學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指導城市規劃,將火車站廣場改造列為2006年重點項目,作出了綜合改造火車站廣場的決定。”
如今,火車站廣場總占地面積126萬平方米,其中花崗巖鋪裝1萬平方米,綠化6000平方米,總投資約300萬元,建設了三條主車道和一條人行道,使車輛停放有序、人車分流順暢及時,確保了旅客不用爬車平步出入火車的安全性。周邊基礎配套設施齊全,成就了高密火車站繁榮商圈。目前,這座擁有著百年歷史的火車站見證著美麗鳳城的發展變化,其歷史價值已超出了它的使用價值。
繁華流轉見證回家路途
近年來,高密城市經濟的發展使得高密火車站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客流量呈逐年增多的趨勢。據火車站片區綜合改造建設指揮部李組長介紹,2009年,高密火車站??苛熊?9趟,全年上車人次 95萬;2010年??苛熊?6趟,上車人次 105萬;2011年,??苛熊?7趟,上車人次 115萬;至2012年,??苛熊?4趟,上車人次 126萬;2013年上車人次更是達到了140多萬?!俺烁呙鼙镜厥忻裢?,像是周邊地區,如平度南部、膠州西部 、諸城北部、昌邑和安丘西部等乘客也都會到高密車站乘車,而最高峰時,高密火車站一天發送客流量能達9000多人次。”
李組長告訴記者 ,整個膠濟線上,高密火車站是縣級站客流量最大的。特別是客運高峰期,進入火車站候車大廳,基本上是人挨人、人擠人,小小的候車廳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高密發展的需要。因此,改造火車站,對高密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火車站片區綜合改造勢在必行
據了解,實施火車站片區綜合改造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目前,高密已有城投、遠大兩家國有城市建設運營商,它們將在舊城改造 、城建融資、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下一步,遠大建設公司將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兩站結合 ”、統籌考慮四大原則,建立健全公司組織架構,完善股權結構,盡快對火車站片區分步組織實施綜合改造 ;加強與鐵路上級主管部門銜接,積極爭取改造扶持資金、方案論證、申請批復;并立即開展實體化運作,盡快完成站房改造和利群路打通方案設計,切實形成推進改造建設的強大合力。
據了解,通過火車站改造,不僅可以把高密城市的魅力和實力通過交通窗口進一步展示給世人,更能為市民提供更好的交通和安全服務,對加快推進高密創建文明城市進程,提升城市品位、更好地樹立城市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改造后的火車站區域不僅會具備現代高端商業的繁華氣息,更會保留歷史文化記憶的傳承和印跡。
■相關鏈接
膠濟鐵路修建
1899年至1904年間,德國在青島與山東省省會濟南間修建了一條貫通山東腹地的膠濟鐵路。作為山東大地上第一條鐵路,是聯結沿海與內陸的主要鐵路干線之一。膠濟鐵路,又稱膠濟線,東起青島,西至濟南,營業線路長度384.2公里。1990年12月28日,始于1958年、中間數次停工、復工的膠濟鐵路復線工程全線貫通,自1904年以來膠濟鐵路單線行車的歷史終結。2006年9月8日,膠濟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成為山東省第一條實現電氣化的鐵路線。
據了解,膠濟線東自青島站引出,在藍村站北接藍煙線,在膠州站南接膠新線、膠黃線,在青州站北接益羊線,在臨淄站南接辛泰線,在淄博站北接張東線,南接張博線,在濟南站西接京滬線。全線屬濟南鐵路局管轄。
相關歷史事件
186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舴铱疾熘袊?8個省份后,認為膠州灣有著優越的條件,宜建一條從青島橫穿山東到省府濟南的鐵路。
1897年,德國占領青島。
1897年9月23日,膠濟鐵路動工。
1897年11月 ,高密等縣農民反抗筑路,工程暫停。
1898年3月6日,德國強迫清政府與之簽訂《中德膠澳商埠租借條約》,揭開興建膠濟鐵路的序幕。
1899年11月 ,因高密縣境內爆發了農民領袖孫文領導的大規模農民抗德阻路武裝斗爭,鐵路工程被迫停工幾乎一年。
1901年4月8日,膠濟鐵路由青島修至膠州并通車。
1904年6月1日,全線竣工通車。膠濟鐵路干線全長395.2公里,支線長45.7公里。
1914年,日本占領膠濟鐵路。
1945年8月,中國重新接管膠濟鐵路。
1959年,開始了雙線工程,由于種種原因,直到1990年才最后完工。
2003年,開始進行電氣化改造工程,改造后列車最高時速可達200km/h。
2006年9月8日,膠濟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成為山東省第一條實現電氣化的鐵路線。
2008年12月21日 ,膠濟客運專線通車,舊線改為貨運鐵路,實現客貨分離。 文/圖 記者 馬菲菲 李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本文地址:http://gaomi.bandao.cn/news.asp?id=242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