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好的樓盤。
近日,記者從高密市建設局了解到,今年以來,建設局高度重視建筑市場規范化管理,不斷探索建筑市場規范發展機制,通過抓源頭治理、抓過程監管、抓政策扶持,形成了“準入嚴、標準高、環境優”的工作機制,促進了建筑業規范健康發展。目前,共有建筑業企業 80家,其中總承包31家,專業承包20家,裝飾裝修3家,勞務分包26家,初步形成了層次較為明晰、門類較為齊全的建筑產業隊伍。
構建“準入嚴”的保障機制 “源頭治理,是保障建筑市場規范化發展的關鍵。”據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建設局嚴格施工圖審查,成立了施工圖審查質量保證小組,采取隨機抽查、交叉審查、綜合會審的方式進行‘周抽檢、月質檢、季審查’,未經審查合格的施工圖不得投入使用,其項目不予辦理施工許可和工程驗收備案;對無證設計、越級設計、嚴重違反強制性標準條文的施工圖設計文件,除拒絕受理審查外,還要追究相關設計單位和執業人員的責任,保障了施工圖審查質量。
同時,嚴格招投標管理。嚴格核準招標方式,嚴格審查招標文件,隨機抽取評標專家,利用監控、網絡等現代技術對招投標過程實施全過程監控,增強了招投標的可追溯性,保障了工程交易的公平競爭、陽光交易。應招標工程招標率和應公開招標工程公開招標率均為100%。
此外,加強動態監管。對全市的總包企業和分包企業進行包靠督導檢查,查驗企業的資質資格、基本建設手續、從業人員的崗位資格、合同簽訂、現場維權公示、工資發放、無拖欠農民工工資證明、勞務工資保證金等制度內容,建立督查臺賬、隱患臺賬,實行限期銷號制度,保證了建筑市場的規范有序。
構建“標準高”的管理機制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強化施工過程監管,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皩δ陜壤塾嫲l生三次不良行為的企業,給予一次黃牌警告;累計被兩次黃牌警告的,給予一次紅牌警告。對發生工程施工安全死亡事故的、竣工工程優良率達不到年度平均值的、出現紅牌警告的等情況,實施‘一票否決’,暫停其工程招投標資格和建設手續辦理,并給予資質 、資格方面的處罰?!惫ぷ魅藛T告訴記者,建設局嚴格總包單位負責制,明確開發、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一旦出現玩忽職守、不能及時處置突發事件等問題,嚴肅追究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凡出現安全事故的,暫扣或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凡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年內出現一次群訪案件的,暫停承接新工程,取消AAA 級信用企業評選資格;對年內出現高密市級以上群訪案件的,取消AA級信用企業評選資格;沒有無拖欠證明的,不得進行竣工驗收備案。
今年以來受理欠薪投訴6起 今年以來 ,共受理欠薪投訴案件6起,市長熱線8起,涉及人數 40余人,涉及金額約40余萬元,未發生一起越級上訪案件。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按照“誰檢查、誰負責、誰簽字”的要求,采取“日監督、月預警、季排查”的方式,嚴格把好工程主體建設、墻改節能、裝飾裝修等的原材料進場、工程質量監督、安全文明施工和竣工驗收備案“四個關口”,實現從開工材料進場到竣工驗收備案的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同時,采取專項治理與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對結構混凝土強度、鋼筋原材料質量、深基坑、高支模、升降機械、安全文明施工、揚塵防控等進行了專項治理,增強了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了安全文明施工水平。
截至目前,共檢查建筑工地519個,建筑面積414.3萬平方米。對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工程下達質量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33份,提出整改意見123條。
構建“環境優”的幫扶機制 抓政策扶持,強化人才培養,構建“環境優”的幫扶機制。政策扶持是堅定企業信心、助推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據了解,為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出臺了《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意見》,對建筑業企業晉升特級、一級資質的,分別給予企業法人50萬元和 20萬元獎勵;當年度榮獲濰坊市建筑施工總承包10強企業的,獎勵企業法人10萬元。
以優勢專業承包企業為引領,通過搭建平臺、上門服務、交流學習等方式 ,積極帶動培育裝飾裝修 、鋼結構、設備安裝等發展潛力大的專業承包企業資質上檔升級。同時,依托技師學院、高密中專兩家培訓院校,聘用本市建筑工程專家組成員為客座講師,建立了定點定向培訓機制,通過面對面授課和互動交流的方式,提高了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目前,全市共有各類技師90余人,今年新培訓申報省金藍領技師34人。成功組織舉辦了建筑業職業技能大賽,對獲得砌筑、抹灰、鑲貼三個工種的一、二、三等獎人員進行了表彰獎勵,一等獎獲得者被市人社局、總工會等部門授予技師、五四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文/圖 記者 杜文娟 本報通訊員 姜大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本文地址:http://gaomi.bandao.cn/news.asp?id=241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