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城市流浪乞討人員及時得到救助,開發區民政局在車站人流密集場所設立了10塊藍色“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引導牌”,將開發區救助范圍 、臨時救助站的地址、地圖 、聯系電話 、乘車路線一一標明 。記者從開發區臨時救助站了解到,救助站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10天的食宿,并為他們聯系親屬,幫流浪乞討人員回家。據統計,2013年臨時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53人次。
10塊引導牌幫流浪者找到救助
在太行山路與長江西路路口開發區長途站附近,記者看到了藍色醒目的“城市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引導牌”,時不時有過往路人停下觀看。在牌子上詳細標明了救助范圍為“自身無力解決食宿;無親友投靠;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農村五保供養;正在城市流浪乞討度日的人員。”開發區臨時救助站位于黃河西路安康敬老院內,在長江路街道辦事處駐地乘坐6路車到辛安西下車后南行50米就可到達。
“很多人在路上看到流浪乞討人員卻不知道如何幫助他們尋找救助,為幫助他們及時得到救助,我們在人流密集場所設立了引導牌。救助引導牌共有10塊引導牌,分布于長江路、薛家島等6個街道、靈山衛鎮、積米崖港區和黃山經濟區。”開發區民政局社會事務處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引導牌上共公布9個服務電話,其中包括110、120、及市政服務熱線12319。該負責人表示,“開發區民政部門已與公安部門、急救中心、市政部門及各個街道做好聯動。其他的服務電話是各相應街道辦事處的辦公電話及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電話。引導牌還公布了3個夜間聯系電話。在需要救助的時候,可以隨時打電話聯系到人。”
流浪者可在臨時救助站住10天
開發區在2013年初就設立了臨時救助站,依托安康敬老院的較為完善的基本服務設施,建立為流浪乞討人員服務的臨時救助中轉機構,并對救助人員進行建檔備案。
“流浪乞討人員往往很長時間沒洗過澡,沒吃過一頓飽飯,頭發打結,衣服也是撿來穿的,都看不出原本的模樣。安康敬老院為流浪乞討人員安排了專門的護理人員,給他們提供食宿 、衣服。如果這個人能記起來親屬姓名或者家庭住址,我們會聯系公安部門查詢,找到家后幫他買票送他回家。如果他生病了,還提供醫療服務。”社會事務處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臨時救助站現僅有6個床位,可以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10天的居住過渡時間。如果遲遲未聯系到家人 ,需要將其轉送至青島市救助站。
開發區民政局還公布了兩個臨時救助站的聯系電話,市民如發現有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討人員可以撥打18363912226或18363912229。
實行首接負責,不得推諉扯皮
為做好對城市流浪乞討人員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工作,開發區民政局制訂了救助管理實施方案。據介紹,救助工作遵守“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首接負責、責任到底;自愿救助、無償救助;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
社會事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來自區長公開電話、110指揮中心、民政局、市民的求助電話和信息,各街道和社區負責該項工作的人員實行首接負責的原則,不得推諉和扯皮。同時,對本人拒絕求助的或不愿接受救助的,不可強行實施救助。”
據統計,2013年開發區民政局共救助680余人次流浪乞討人員,安排在臨時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有153人次。
文/圖 記者 趙麗云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xihaian.bandao.cn/news.asp?id=239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