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開發區紅十字會在位于長江中路永旺西門的愛心獻血屋前組織開展了一場“捐獻造血干細胞、傳遞生命新希望”的主題宣傳活動。20余名紅十字志愿者參加了本次活動,通過發放宣傳材料、懸掛橫幅等方式進行宣傳。當天,有9位志愿者現場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采樣登記,36名市民無償獻血,共計獻血13900毫升。
黃島區首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徐鴻春為市民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我是在2003年獻血的時候,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我就在血站進行了造血干細胞捐獻采樣登記。”徐鴻春說,2005年6月份,他接到中華骨髓庫打來的電話,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與一位山西太原身患白血病的男子初配成功。沒多猶豫,徐鴻春決定為這名男子捐獻造血干細胞。“2005年11月底,進行了兩次造血干細胞采集,每次五六個小時。兩只胳膊上分別插了管子,連接著血細胞分離機,采集造血干細胞的同時將剩余的血液回輸到血管。”
市民向徐鴻春提問最多的就是捐獻后的健康問題。“捐獻造血干細胞對我的身體并沒有影響,我一直很健康,現在在一家企業做數控操作工作。”徐鴻春告訴記者 ,還有很多人對造血干細胞采集認識存在誤區。“他們以為捐獻造血干細胞要抽骨髓,很痛苦,我會結合我的經歷告訴他們并不是那樣,就像抽血一樣 ,只是時間稍微長點。”徐鴻春說。
孫立生、丁仁衡、潘約孝、莊貴發4名開發區書畫家還在現場揮毫潑墨,創作書畫作品,宣傳捐獻造血干細胞和無償獻血,并為志愿者和市民獻上祝福。
開發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重癥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疾病的最有效手段。“由于非血緣關系之間移植配型相合率很低,只有不斷增加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數量,擴容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才可以不斷提高配型成功率。”該工作人員呼吁,希望更多的市民參與造血干細胞采樣 ,給予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病人更多生的希望。
記者 劉家冕 本報通訊員 趙遠 黃偉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xihaian.bandao.cn/news.asp?id=239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