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記者從開發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勞動監察大隊聯合開發區公安、工商部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黑職介”專項治理活動。據介紹,此次清理活動主要針對武夷山市場 、蜊叉泊 、西于家河及西南辛等職介聚集地,現已取締非法職介20余家,依法沒收或銷毀招工簡章、協議、票據等各類非法資料近萬份(本),對一家實行異地不規范經營的職介機構進行了責令整頓。開發區勞動局提醒求職者,求職時應查看中介是否具有職業介紹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
取締非法職介20余家
開發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春節過后,由于外地務工人員進城就業,加上開發區內待業人員,求職進入高峰期,大量勞動力的擁入給‘假’職介行騙提供了催化劑。而‘假’職介行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求職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提供‘誘人’的信息,以收取信息費、查詢費或各種保證金為借口,向求職者騙取高額費用,坑害求職者。”
據了解,開發區勞動部門聯合公安、工商共同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黑職介”專項治理活動。在上周的活動中,共出動執法車5輛,執法人員 54名,連續對武夷山市場、蜊叉泊、西于家河及西南辛等職介機構聚集地進行了集中排查。
在現場檢查中,三部門按照各自職能范圍和相關規定分工負責,對無證經營、發布虛假招工廣告、非法向勞動者收取押金、職介費等行為進行了制止和處理,共取締非法職介 20余家,依法沒收或銷毀招工簡章、協議、票據等各類非法資料近萬份(本),對一家實行異地不規范經營的職介機構進行了責令整頓,并現場為數十名外來求職者追討“職介費”1000余元,打擊和遏制了職介市場的違法行為。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黑職介 ”專項治理活動中,勞動部門與街道、社區搭建起了三級監督預警防線,由社區、街道做好日常監督,發現問題立即上報,快速處置,杜絕非法職介再次出現。
找職介要看是否有證有照
在治理活動中,一職業介紹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這些黑職介的猖獗,導致我們正規職介的工作很難開展。除了行業內互相競爭外,很多求職者在黑職介上當后,都不敢再到中介找工作,導致開發區職業介紹這個行業越來越不景氣。此外,有部分企業的重要技術崗位很多是從職業介紹機構輸入的,求職環境的惡化導致了少部分企業出現了重要技術崗位缺崗現象。”
為減少“假”職介騙局的重復發生,開發區勞動局特別提醒求職者要辨認“真假”職介 。開發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負責人提出了在求職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事項,“一是求職者求職時,應查看該職業中介是否具有職業介紹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所出示的收款收據是否蓋有有效章印;二是在求職過程中,不要輕信職業介紹機構或用人單位“過高”的承諾,職業介紹機構或用人單位均無權以任何理由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也無權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三是要仔細詢問有關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繳納等事項,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四是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求職過程中應注意保存相關證據,一旦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應及時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反映。” 文/圖 記者 趙麗云 本報通訊員 薛旭燕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xihaian.bandao.cn/news.asp?id=239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