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董皓 通訊員陳守國) 2月26日,記者從開發區統計局獲悉,近年來,開發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不斷加大對農村資金的投入力度,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2009年的2.34:1縮小為2.24:1。2010年至2013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分別超過城鎮居民1.75、3、0.54和2.52個百分點。
據悉,開發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不斷加大對農村資金的投入力度,農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開發區統計局工作人員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現為:農村勞動力素質不斷提高,針對企業需求,開展相關專業的技能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能力,全年新增就業農村勞動力15474人,比去年同期增長42%。同時上調了企業最低工資標準,這些舉措都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全年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人均8385元,同比增長15.4%。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2009年的2.34:1縮小為2.24:1。2010年至2013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分別超過城鎮居民1.75、3、0.54和2.52個百分點。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速度加快,2013年末,農村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達到84.9%,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同時,開發區修改完善了小額擔保貸款貼息、創業補貼等多項就業創業政策,降低了申請門檻,提高了貸款額度,大大激發了農村勞動力的創業激情。2013年,完成扶持創業1553人,為2012年的近兩倍;發放個人創業小額擔保貸款4200萬元,同比增長270%。這些舉措都有力的促進了農村二、三產業的蓬勃發展,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農村居民二、三產業純收入人均5220元,同比增長9.5%。
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隨著開發區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企業退休養老金、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糧食直接補貼、購機補貼等標準的提高,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的渠道,轉移性收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補充。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農村居民轉移性純收入人均1502元,同比增長10.6%。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xihaian.bandao.cn/news.asp?id=237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