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老酒飄香……讓人提前感覺到了些許年味。12月22日,備受矚目的第四屆即墨妙府老酒封壇節暨妙府老酒創建二十周年慶典儀式舉行,當天共有5000壇妙府黃酒被封存后儲入酒庫,百米封壇酒長廊已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重要部分。記者了解到,目前妙府封壇老酒存量已有16萬壇,市值達3億余元。
22日上午9時19分許,即墨妙府老酒廠里熱鬧非凡,在碩大的直徑3.06米“齊魯第一鼓”的威風引領下,妙府老酒文化廣場上十幾面鼓敲得震天響,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喜慶氣氛。慶典儀式正式開始,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趙保樂親自到現場主持活動,并為妙府老酒獻上自己書寫的“酒老情濃,馨韻流長”的書法,為現場增添了更多歡慶氣氛。隨后,現場貴賓為妙府老酒“孝敬鼎”揭幕,妙府老酒總經理、傳承人于淵超慷慨激昂地宣讀了妙府孝敬頌文。最后,欣賞著優美的《貴妃醉酒》舞蹈,現場嘉賓共同品嘗了醇香厚重的妙府老酒。
慶典儀式結束后,封壇大典正式開始,首先封的是百年品質壇、百年孝心壇,這兩個最大酒壇預示著妙府老酒以品質求發展,以孝德育人心的企業文化。其余的酒壇依次是福、祿、壽、喜、財、運、吉、仁、孝、禮、義、信、德、智壇,既體現出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愿望訴求,也反映出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深厚底蘊。據中國釀酒大師、即墨老酒傳承人、妙府老酒創始人于秦峰介紹,封壇節當天,共封存了5000余壇不同寓意的妙府老酒。
“對妙府老酒封壇節感興趣的市民可隨時到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任選25斤陶壇裝妙府老酒一壇,并可親自在壇上簽名,然后由妙府公司辦理封壇卡。”于秦峰告訴記者,他們會為每一壇封存的老酒建立檔案,市民可以選擇帶走自行儲存,也可以選擇儲存在妙府萬噸封壇儲酒庫中,享受免費存儲三年。在此期間,消費者可隨時來將封壇酒辦理提走,妙府老酒將提供全程技術支持。記者了解到,近日,妙府即墨黃酒工業旅游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妙府老酒最早記載于明朝弘治年間,是中國北方黃酒的典型代表,妙府老酒廠內現辟有296米長的文化長廊,其中百米封壇酒長廊共存酒19999壇。
新聞鏈接:封壇文化
封壇,是我國北方民間一種古老的民間習俗,有著4000年的歷史。最初是農戶為了慶祝一年的豐收,把新釀的酒封到雪地里去,為來年祈福。再后來,封壇成了老酒釀造工藝中必備的一道工序,封壇是妙府老酒釀造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主要方法是將剛剛榨出的鮮酒高溫消毒后裝于質地優良的老壇,以荷葉罩口、以特質泥坯封壇,目的是通過陳釀以使酒品更為醇和。妙府老酒創始人于秦峰是第二屆中國釀酒大師、國家黃酒標準起草人之一,他認為,在我國北方執行國家黃酒工藝標準難度較大,尤其是在氨基酸態氮指標上,老酒如果不經過較長的貯存期,質量標準很難達到。
文/圖 記者 丁揚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33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