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底,席卷全球的電影《長城》將青島萬達東方影都再一次推向了世界,東方影都似乎成為了青島的新名片。同《長城》拍攝地這樣的文化成就相比,2016年青島房地產銷售冠軍這一桂冠似乎更能體現影都的勢不可擋。我們邀請到了這一商業文化奇跡的締造者、青島地區銷售冠軍—最佳操盤手、青島萬達東方影都營銷組長張鍵瑛來解讀東方影都的巔峰之旅。
影視產業與商業地產融合的先行者 從2013年9月22日“星耀之夜”數百位著名中外巨星閃耀登場,到電影《長城》、《環太平洋2》的進駐拍攝,東方影都似乎與電影有著先天的紐帶。但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層紐帶,張鍵瑛總有著不同尋常的嘗試。
“文化與商業并非一個全新的概念,很多項目之前進行了探索,但大部分都止步于資源的簡單疊加,也就是打著文化的旗號,實則還是地產營銷,沒有文化的內涵與成長力。東方影都的探索遠不止如此,我們希望達到的是品牌與產品的融合,是產業的融合,是關聯性資源一體化所帶來的文化生態空間體系的成長。而只有這樣的發展才能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價值鏈條、運營模式的變革。東方影都拒絕空泛性、口號化的文化輸出,希望通過品牌引領、產品支持、用戶精準描摹、市場準確切入來實現文化與地產的結合。當前市場的痛點是文化產品如何有效的轉化為消費增量,而這也是東方影都的一個瓶頸。2016年我們通過品牌塑造、大數據的精準運用,融媒體的豐富拓展使得東方影都的商業營銷正真站在了文化的肩上。”
未來將會是文化+旅游的天下 當提及未來東方影都的方向和發展時,張鍵瑛總很堅定的表示文化旅游項目便是未來。“當前人民精神文化產物匱乏已經是中國一二線城市發展的主要問題了,而東方影都便是這種需求的產物,同樣也只有這樣的社會需求才能塑造如今的東方影都。”
“文化旅游的概念其實已經有很多企業開始嘗試去做了,但在過程中時不時出現問題,如何保持概念的清晰,如何在概念清晰的前提下去實踐,都是大多數企業家面臨的問題。王健林董事長在項目初始便對東方影都進行了相當清晰且高瞻遠矚的戰略定位,而這也使的東方影都從來不會在方向上有所偏離。那么在時間中貫穿這一戰略定位便是我們所要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挖掘文化底蘊,讓影都與山東文化、影視文化、中國文化產生關聯,然后才是與商業的結合,最后通過商業將文化發揚傳承。這不是造文化、造關聯、不是本身沒有文化而硬要裝出有文化的樣子。東方影都是文化元素與商業融合的產物,這是它的靈魂與未來。”
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和很多企業家一樣,張鍵瑛總也有個“大目標”,那便是“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這似乎聽起來像是一句沒頭沒尾的空話,但其實不然,這是王健林董事長當初建設東方影都的初衷,也是東方影都一直踐行的目標。我們希望中國文化這一烙印印刻在每一部于影都拍攝的電影中,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東方影都嘗試著改變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讓人們從商業解脫片刻,讓自己的生活與藝術,與文化發生羈絆,而這羈絆便是東方影都對這里的居民最大的責任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