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繼續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如何實現旅游文化產業的融合創新,也成為了2015全國兩會熱議的話題之一。擁有優越旅游資源的青島可謂占據了文化旅游發展的先機,而作為全國文化旅游標桿項目,由萬達集團總投資500億開發的青島東方影都將于2017年實現全面運營,屆時這里無疑將成為青島的新地標,助力城市轉型升級。
熱點:
萬達轉型文旅地產 青島打造“全球之最” “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據統計,近年來體現民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圖書館、電影院和博物館的數量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去年全國每星期平均上映12部新電影,票房收入近300億,觀影人次達8.3億。青島作為沿海旅游城市,自2008年舉辦奧帆賽之時,便提出了打造帆船之都,音樂之島,影視之城的城市定位,“十二五”期間的全市旅游總收入增長超過六成。
文化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勢頭,也讓處于轉型期的房地產企業看到了廣闊空間。其中,以商業地產起家的萬達集團可謂是最早的“探路者”。據了解,作為萬達的第四代產品,主打文化旅游概念的“萬達城”包括超大型商業、大型室外主題公園、酒店群、大型舞臺秀、酒吧街等內容,現已在全國11地市扎根。其中,于2013年底在青島西海岸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正式開建的青島東方影都項目,無論從體量還是產業模式方面,都算得上是萬達在中國的“開發之最”,同時也是全球投資規模最大的影視產業基地。
萬達青島東方影都效果圖
看點:
萬達茂2016年試運營 “青島東方影都,就是將影視拍攝、外景、制作、會展等全產業鏈,和大型舞臺秀、酒店群、主題公園、商業等結合在一起,大家來這里的體驗就更多,真正成為一站式的主題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青島萬達東方影都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將于2017年全面運營,屆時估算每年將吸引2000萬游客,可為青島創造以億萬元計的經濟效益,將超越好萊塢,成為全球影視文化生活之都。
半島網了解到,作為萬達的第四代地產產品,青島東方影都項目的商業部分定名為“萬達茂”,以區別萬達商業綜合體時代的萬達廣場。據介紹,萬達茂是整個東方影都項目重要的商業配套,總建筑面積達到38萬平方米,將有望于2016年底試運營。不同于拎包購物的傳統實體商業,萬達茂更側重商家與顧客的互動,將推出更多體驗性的消費模式,通過不可復制的唯一購物體驗,實現萬達商業的升級換代,屆時不僅將極大豐富青島西海岸的商業市場,對于整個青島的商業運作模式來說,也將是一次重大變革。
轉身:
萬達升級文旅產業運營商 據青島統計信息網顯示,2014年青島市商品房待售面積達到歷史最高點。截止2014年末,全市各類待售房屋總面積50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4%,較2013年末凈增105.5萬平方米。雖然統計數字顯示樓市銷售乏力,不過半島網發現,2014年萬達集團仍然以156.2萬平方米,成為在青島拿地最多的開發企業。與此同時,據克而瑞數據統計,2014年青島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數前十位的項目中,萬達位于西海岸的青島東方影都以及萬達維多利亞灣兩個項目雙雙躋身前五位。
青島市工商聯房地產聯盟副理事長龍江認為,萬達在青島的迅猛發展,得益于整個集團轉向文旅項目的第三次創業,“隨著萬達將文旅產業項目作為重點,它已經不單單是一個房地產公司,而是正在向著輕資產重運營的輸出型企業轉變。”據了解,萬達不僅是青島東方影都項目的開發商,更會參與項目建成之后包括商業、秀場、大劇院等等附加產業的后期運營,從而獲取發展所需持續不斷的現金流。
青島市生產力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馮顯泉也認為,文化本身擁有持久深遠的影響力,而文化產業又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占據政策、資金、結構等優勢的青島東方影都要真正超越好萊塢,還需苦練內功,加強項目日后運營的人才儲備和管理,實現文化與商業的完美結合。
動態:
青島東方影都海島區“懸賞”千萬全球征名 萬達青島東方影都“500億世界級投資 1000萬全球征名”新聞發布會于3月14日下午在青島東方影都展示中心召開。東方影都豪擲1000萬元,全球征集島名,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據悉,萬達青島東方影都海島區位于濱海大道以南,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的海島全部為人工填海而成,海島規劃建筑面積352.34萬平米。海島區是青島東方影都大配套、大資源的聚集地、未來青島國際電影節的永久舉辦地,包括國際會展中心、頂級國際秀場、濱海酒店群、游艇交易中心、國際醫院、濱海酒吧街等六大業態,同時承擔著島上高端住宅區功能。
文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