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
濟南市統計局副局長苑子建介紹,
一季度,濟南房地產市場的一部分數據與全國的情況是一致的,例如一季度濟南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增長17. 5%,回落了3 . 8個百分點,但仍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 . 7、3 . 1個百分點,到位資金增長31 . 5%,高于全國(增長6 . 6%)24 . 9個百分點。
從新開工面積看,一季度完成248 . 5萬平方米,下降25 . 5%,與全國(下降25 . 2%)、全省(下降24 . 7%)是同向同步的,其中,住宅下降34 . 9%,與全國(下降2 7 . 2%)、全省(下降26 . 6%)也是一樣的。
但在
商品房銷售面積、待售面積方面,卻出現了和全國不一樣的情況。從商品房銷售面積看,濟南一季度完成164 . 7萬平方米,增長25 . 8%,分別高于全國(-3 . 8%)、全省(4 . 9%)29 . 6、20 . 9個百分點,出現了與全國完全相反的情況,其中,住宅增長31 . 7%,也分別高于全國(-5 . 7%)、全省(3 . 7%)37 . 4、28個百分點,與全國也是完全相反。從商品房待售面積看,一季度商品房待售面積142 . 9萬平方米,下降12 . 7%,比全國低了35 . 6個百分點,與全國也出現了完全相反的趨勢。
在價格方面,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價格監測顯示,3月,濟南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 . 4%,同比上漲了8 . 1%,這是自2012年7月以來已連續21個月持續上漲。二手房也是上漲的,環比增長0 . 1%,同比增長3 . 8%。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苑子建分析說:相比國內知名的一、二線城市,濟南的房地產市場起步要晚5-7年。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濟南房價一直波動不大,苑子建認為,除了國家調控政策影響外,濟南在城市化進程中自身發展所產生的剛性需求也是一個主要原因。據苑子建介紹,“十二五”以來的三年時間,濟南常住人口凈增了18萬人,平均每年增加6萬人;加之濟南自身所產生的如改善性居住、結婚、雙獨二胎或將來的單獨二胎等因素對住房的需求也是相對穩定的,下一步隨著濟萊協作區以及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戰略的加快實施,其城市化進程也必將不斷加快,這對濟南在自身發展中所產生的剛性需求又是一種強化過程,影響也是積極的。
“一個城市房地產的健康發展,不能靠僥幸、模仿、炒作消息‘一陣風、一陣雨’式的發展,這樣的發展也是不穩定、不可持續的。濟南的房地產市場相對比較理性、平穩、冷靜,總的來說是健康的。”苑子建說。
[編輯: 孫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