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低矮潮濕的土坯房,逐漸被嶄新明亮的大瓦房所代替,這正是推行農村困難群體危房改造的成果。近日,記者從建設部門獲悉,今年將繼續實施這一工程,計劃改造370戶農村危房。2013年
膠州市共改造525戶農村危房,改造方式以拆除重建為主,其中拆除重建338戶,修繕加固187戶。
土坯房變成大瓦房 在膠州市鋪集鎮譚家埠村,68歲的劉先生患有糖尿病,平時走路都非常費勁。他一直住在30多年前蓋的土坯房里,一到下雨天整個屋子到處漏水 ,部分支撐屋頂的木檁條都裸露在了外面,村干部輪流在下雨天把他背出屋子。因為獨身一人,又身患重病,住房問題一直是他頭痛的問題。
去年在農村困難群體危房改造工程中,他的搖搖欲墜的土坯房被改建成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同時還在屋里安裝了暖氣,這讓他很高興,“我這個新房子比原來的房子強多了,總共花了5萬多元錢,其中有1.4萬元是建設部門資助的,還有近兩萬元是周圍鄰居捐給我的,我自己又借了些錢。”劉先生介紹,自從實施危房改造工程,新建了舒適安心的大瓦房,有時候都有走錯家門的感覺。“他是村里的低保戶,平時鄰居們都挺幫助他的,這次蓋房子村里人你一百、他五十地捐了不少錢。”劉先生的一位鄰居介紹。
像劉先生一樣從土坯房變成了大瓦房的家庭在膠州市還有不少,在該鎮另一戶優撫對象翟先生家中,記者見到了他寬敞明亮的四間大瓦房。“這個房子今年春節剛搬進來,比以前住的小破屋強多了,這項扶持政策還真是好。”翟先生高興地說。他希望有更多的困難群體和優撫對象能享受到這一政策。
入戶走訪確定改造范圍 據了解,為了改善農村困難村民的居住條件,讓他們從
危舊房屋中搬到新房中居住,特別是家庭生活困難的村民住進安全、舒心、美觀的新房,建設部門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在村民和當地鎮辦申報的基礎上,對現有農村危房進行調查摸底,從住房最困難、最急需的低保戶、五保戶和優撫對象入手推行這一工程,按照優先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的農戶,解決最基本的住房安全要求,進一步摸清擬改造危房的危險狀況,重點是居住在危房中的農村分散供養的五保戶、低保戶、優撫對象等困難群體。
據建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2013年共改造525戶農村危房,其中338戶危房拆除重建、187戶修繕加固 。根據農村危房等級 、改造方式、成本需求和補助對象的困難程度、自籌資金能力,進一步細化分類補助標準,危房改造總投資額為1400萬元,其中各級財政補助資金813.75萬元,主要分布在鋪集、里岔、洋河等鄉鎮,到目前為止 ,已經基本改造完成。
今年計劃改造370戶農村困難村民的危房,對這些危房改造主要以拆除重建為主,在建設時根據農村危房等級、改造方式、成本需求和補助對象的困難程度及自籌資金能力等方面的規定,劃定補助標準,將政府與農戶自籌相結合,以此來確定對這些危房進行改造的范圍。通過前期入戶走訪摸底調查,將“最危險的房子和最困難的家庭”確定為危房改造優先考慮對象,他們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根據每戶鑒定報告確定的改造方式,對其進行技術指導以及工程進度跟蹤管理,確保整個工程的進度與質量安全。
文/圖 記者 馬云帥 本報通訊員 申堃
責編 宋若彬 美編 王倩
值班主任 律雪云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江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