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昨日,李滄城管執法人員會同街道、公安等部門,對
山河城小區高層樓頂搭建的“樓上樓”
違法建筑進行拆除。據介紹,該小區共有11棟高層居民樓,其中有7棟樓頂搭建了違法建筑。這些違法建筑全部按照二室一廳或一室一廳搭建,完全就是獨立的新建套房,有的違法房業主為此花費12萬元建設裝修。城管部門昨日集中拆除6處,所有23處違法房將于本周內拆完。
違法“樓上樓”地面看不見 上午9時許,記者在東李山河城小區看到,小區門口停了多輛城管執法車輛。一名在此值守的城管隊員告訴記者,其他隊員都到該小區樓頂去拆除違法房了,并告知記者其中的幾棟存在違法房的高層居民樓。但記者在地面向這些高層居民樓上望去,根本看不到樓頂違法建筑的影子。在城管隊員的帶領下,記者乘電梯來到一棟26層的居民樓頂,這才看清楚小區其他樓頂的違法建筑。“那些加蓋了藍色保溫板的房屋和玻璃屋頂,都是居民搭建的違法房,因為樓層太高,從地面根本看不到。”記者大體數了數,該小區共有11棟高層居民樓,其中7棟樓的樓頂搭建有“樓上樓”違法建筑,共有20多處。
樓頂加蓋“二室一廳” 記者又來到4號樓樓頂,施工人員正在城管隊員的帶領下,對樓頂的“樓上樓”逐一拆除。記者看到,一戶居民在樓頂搭建的“樓上樓”違法房儼然就是一個二室一廳的套房:房頂采用雙層隔熱板,全部做了防水涂層,廚房和衛生間的上下水也已經從樓下接了上來,地板、地磚也鋪設完畢。“這些違法房業主都是住在樓頂的居民,他們在自家樓頂搭建,基本都是按照樓下戶型加蓋,建設標準很高,建成后完全就是標準的二室一廳房。”城管執法人員告訴記者,4號樓共有11層,樓頂共有8戶居民,其中有6戶居民在樓頂違法搭建了“樓上樓”。
“樓上樓”危害全樓安全 李滄城管執法局副局長王守昌告訴記者,該小區去年5月開始入住,從10月開始,有個別居民悄悄在樓頂違法搭建“樓上樓”,擴大自家的居住面積,有的則準備搭建后向外出租。由于當時的物業公司管理不善,沒有向執法部門舉報,而執法人員在地面根本無法發現高層建筑樓頂的違法建筑,致使個別 “樓上樓”搭建完工。周圍許多居民見在樓頂建“樓上樓”沒有人管,立刻動工開始搭建起來。到今年5月份,全小區11棟樓,有7棟樓頂搭建了23棟“樓上樓”。“違法樓房加大了樓體的負重,給整棟居民樓帶來安全隱患。”王守昌告訴記者,他們已向23家違法房業戶下達整改通知書。
12萬元建房錢“打水漂” 執法人員在做拆違工作期間發現,這些違法房業主都有攀比心理,不肯讓自己的‘樓上樓’第一個被拆除。為此,城管部門決定從“樓上樓”最集中的4號樓開始拆除,動用上百名執法人員和施工人員,對樓頂6處“樓上樓”同時拆除。拆除過程中,城管隊員不斷提醒施工人員小心墜落和保護樓頂的防水層,以免 “樓上樓”拆除后,使原來的樓頂產生開裂漏水。“看著別人建,我才建的,早知道這樣就不花這冤枉錢了。”一戶違法房業主表示,他家50多平方米的二室一廳“樓上樓”,建設和裝修費就花了超過12萬。“如果不拆除,按現在房價,這個二室一廳最起碼也能值五六十萬元。”這名違法房業主對此后悔不已。
城管進社區“盯梢”違法房 為防止高層建筑樓頂的違法房搭建,李滄城管執法局從昨日起在轄區多個擁有高層居民樓的小區實施“盯梢”制度。安排1名執法隊員和1名辦事處工作人員進駐小區,在兩名社區工作人員和樓長的配合下,盯緊小區亂搭亂建的違法行為,發現有違法建筑開始施工,就立刻對其實施清理。城管隊員還在這些有違法“樓上樓”的小區,設置違法房公示欄,曝光違法房的同時,對拆違進度也給予公示。據介紹,山河城小區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23處“樓上樓”,將于本周內全部拆除。
(記者 趙健鵬 通訊員 于佳立攝影報道)
[編輯: 鹿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