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入海口漁船上,幾位漁民湊在一起吃飯。
招遠阜山
萊西產芝水庫
在徒步大沽河過程中,記者鞋子上常常沾滿泥巴。
大沽河入海口“九曲十八彎” 進入城陽區河套街道的羅家營社區,大沽河的河道陡然寬闊,滔滔河水波光粼粼,滾滾奔向膠州灣入海口。經記者徒步測量,橫跨于河道上的大橋足足有2公里長。站在橋頭,回憶起遠在179.9公里之外的招遠阜山源頭,那條尚不足兩米寬的河道,一年中有9個月干涸無水,經一路容納百川,變成了眼前這條奔流不息的壯闊河流,著實令人嘆為觀止。
在羅家營段,由于河流的沉積作用,大沽河可謂是“九曲十八彎”,距離海岸線4.3公里的直線距離內,河道長度竟有20~30公里,且兩岸不再設置人工堤防。
“看!這就是‘母親河’的入海口!”沿岸邊的土路行進了20多分鐘,城陽水利站站長劉贊科指著前方高喊。順著他的指向極目遠眺,只見秋陽斜照,海鳥低飛,漁船穿行,大沽河的河水與海水完美交融,與長天相接,與膠州灣的優美弧線相映,構成了一幅開闊壯美而又大氣磅礴的畫面。
劉站長介紹,到了入海口,大沽河的徑流量達到全程最大,逢大海漲潮時,海水倒灌,形成淡水和咸水的交匯,當地居民稱之為“兩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