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暖、活躍、急漲、爭購……兩年前似曾相識的一幕,在上半年的樓市再度上演。從交投零落到量價齊升,從門前冷落到排隊搶購,逆轉出現在區區數月間 。樓市面臨過大關。如何讓房價與自住購買力保持均衡,如何讓房地產健康發展成為支撐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如何加快保障房建設讓低收入人群安居?對剛剛企穩回升的中國經濟來說,這是下半年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課題。
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半個月漲了5萬元 研讀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上半年房價數據,一幅節節上漲的“路線圖”清晰可見。
從3月至6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售價環比分別上漲0.2%、0.4% 、0.6%和0.8%,呈逐月反彈態勢 。到6月份,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已從 3月份的39個上升到67個。全國房價出現“普漲”格局,差別只是漲幅不同。
市場熱度還在升溫。7月13日晚,南京仁恒置業一新房開盤,600多套房源引來3000多人爭搶,上千人擁進售樓處,導致現場失控,開發商臨時停止發號,最終只得引進公證機構,對已發放的3000多個號牌進行搖號選房。
房產中介“我愛我家”的一位置業顧問告訴記者,現在北京市亞運村一帶二手房的房價已經超過了奧運前房市巔峰時的價格。“那時均價是一萬二三,這個價位徘徊了半年多,今年春節以后開始漲,到現在已經至少一萬五了。”他說,他遇到過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半個月漲了5萬元,“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分析國家統計局逐月發布的數據可發現,進入二季度后,眾多二三線城市的房價開始迅速“發力”,一些城市的房價已接近甚至超過2007年的高峰期。
“如果現在不買,以后怕是更買不起” 短期內,房價何以逆轉進而急速上漲?專家普遍認為,首要原因是信貸寬松、流動性充沛。上海一房企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1月起,房地產開發貸款基本是應貸盡貸,有求必應。”
一二季度,實體經濟領域內許多企業投資、貸款意愿并不強烈。而外貿型企業形勢嚴峻,銀行又不愿放貸,于是只能追著向房地產企業放貸款。一方面是開發貸款大開閘門,另一方面則是個人房貸“慷慨放行”。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主要反映住房按揭貸款的居民中長期消費性貸款增長1800多億元。而在去年11月,這一數據曾一度萎縮至40多億元。
房價飆升的另一個推手是“通脹預期”。對于當下熱點樓市,“自住剛性需求釋放”的說法已經失去了足夠的解釋力,通脹預期下投資、保值的沖動甚至恐慌性入市,漸漸成為重要驅動力。
上海中環內一樓盤半年來已售出近千套房源,銷售負責人發現,3月買房的人大多是“自住”,而四五月以后有超過50%的買家都是投資者,有些買家是民營企業主。“出于對通貨膨脹的擔心,他們認為買房是一種避險、保值的好辦法”。
盡管這種通脹預期未必會轉化為現實的通脹,但只要有這種預期存在,就會刺激人們的投資和消費行為,比如買房、買車、買股票。
在上海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年輕人王波最近“七拼八湊”買了套二手房。他說:“如果現在不買,以后怕是更買不起。”
“
再也不能把‘需求恢復’重新演變成‘房價泡沫’!” 如何看待當前的樓市?毋庸置疑,樓市回暖是可喜的,它體現了中央政府“保增長”一系列政策的豐碩成果。
但是,房價上漲過快會出現新問題。眼下,不能忽視的事實是,隨著房價快速上漲,自住需求明顯受到壓抑,政府“保民生”的壓力加劇。
另一方面,過多的產業資本融入樓市,會為實體經濟埋下隱患,不利于“長遠發展”。房地產專家蔡為民指出,目前房地產業已成為一個巨大的“吸金池”,吸入了大量來自實體經濟的資金,將對實體經濟的投資產生“分流”作用,并進一步阻礙民間投資的活躍。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提醒,要警惕消費、投資被房地產“牽著走”的情況發生。
有關專家坦言,說通脹預期支撐房價上漲,其實是在“講故事”。大家都不知道未來通脹究竟是在何時,通脹究竟脹到多少。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唐建偉認為,6月份,CPI、PPI仍雙雙為負,短期內我國并不存在通貨膨脹的壓力,即使到明年年底,CPI的漲幅也不會超過4%。
故事畢竟只是故事 ,最終還是要回歸事實本身。如何讓房價與自住購買力均衡、如何讓樓市發展成為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如何加快保障房建設構建“和諧樓市”,一句話,如何把房地產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有機體,這才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
“面對這輪上漲,我們再也不能把‘需求恢復’重新演變成‘房價泡沫’!”專家告誡。 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倩倩]
昨日熱點:
物業稅方案明年前敲定 土地出讓金暫不納入上海政府直接干預樓盤定價 不合理者須重新定價5農婦頂一個"拆樓匠" 偷磚挖塌三層樓致2死13傷網友發帖哭訴 一個月掙五千在青島買房得30年銀行收緊二套房貸 政策微調能否抑樓市"虛火"?二套房貸從緊 買100萬元房多付利息14萬元[居家風水]12生肖買房子 什么樣的叫風水好[居家寫真]黃宏的漂亮女兒黃豆豆家居照曝光[我秀我家]秀小兩口吵鬧6個月裝出165平婚房[建筑風情]中國最美十大古村鎮 現最傳統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