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價與結賬金額不符 青島家家悅稱商品放錯區域
近日,市民王女士反映,她在金茂灣的家家悅超市購買了一款奶酪,發現標價牌的金額與最后結算時不符。“超市應該加強管理,這屬于欺騙消費者吧?”該家家悅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知道是員工還是其他顧客,拿了草莓味的奶酪隨手放在了原味區域,但因為只有原味打折,所以造成了誤會。”
4月14日,因生活所需,王女士來到青島金茂灣購物中心負一層的家家悅超市。當晚,王女士看到一款奶酪正在打折,“原價19.5元,而活動價是14.8元,我覺得挺劃算的就買了。”
但當王女士結賬時,卻看到超市仍是按19.5元算的錢。“我發現價格不對后,收銀員讓我聯系服務臺。服務臺給我的答復是產品位置擺錯了,價格就是19.5元,如果我不想要可以退款。”
(來源:受訪者)
王女士稱,這家超市以前就出現過這種問題,所以在那之后她買完東西都會仔細核對價格。“年前我在這家超市買的標價39.9元的牛奶,回家才發現小票上的價格為59.9元。”
“價格牌的價格與實際付款的金額不一致,這屬于欺騙消費者嗎?”王女士認為,超市應該加強管理,消費者不應該一次次為超市的“失誤”買單。
家家悅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王女士購買的奶酪共有兩個口味,包括原味和草莓味。兩種口味并排放在一起,但只有原味打折,草莓味的不搞活動。“顧客買的是草莓味,但她是在原味搞活動的區域拿的。所以不知道是員工還是其他人,拿了草莓味的隨手放在了原味區域,造成了誤會。”
該工作人員稱,原味區域前排被放了幾個草莓味奶酪,但他們確實沒法隨時都關注著貨架。而超市也不會為了欺騙消費者,特地放一個特價標簽。“我們平時都是明碼標價,如果我們故意讓標價和結賬價格不符,也不會給顧客發票來核對這個東西。”
青島市消費者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超市應該做到明碼標價。“消費者可以撥打12345.由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并反饋結果。” 信網記者 鄭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