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3·15”,消費維權在路上。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21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守護安全 暢通消費”。安全權是消費者受法律保護的基本權利,消費安全涉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
男子在青島舒體健身會館辦了兩年親子卡 剛用倆月就關門退費屢碰壁
涉事的舒體健身會館如今大門緊閉。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
2019年李先生在位于黑龍江路與青山路路口東北角舒體健身會館辦了一張兩年的親子健身卡,兩個月后因疫情影響健身房關門,至今未營業,消費者找負責人退錢頻吃閉門羹無奈撥打半島96663熱線求助。記者撥打負責人電話核實情況也被掛斷,之后數次撥打已無人接聽。
“2019年11月份我在舒體健身會館辦了一張親子健身卡,兩年共繳費2200元,到2020年1月份受疫情影響健身房關門,一共鍛煉了不到兩個月。”李先生告訴半島記者,本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以為健身房會重新開張,但是左等右等沒有等到開張的消息,他心里就著急了,就跟負責人劉先生聯系,但是對方遲遲不給退錢。
“先是不斷地拖時間,后來直接說沒錢了,然后又說健身房所在的樓要拆遷,等拆遷了有錢了就會給退錢。”李先生告訴半島記者,本來已經對退錢的事死心了,上周在維權群里看到半島的315系列報道這才又重新拾起希望來。
后來,李先生了解到,健身房負責人劉先生所說的拆遷事宜壓根就是在胡扯。“這個房子是他們租的,真要拆遷也跟他租戶沒有關系,并且我們還了解到,因為欠房東的房租,房東把門都鎖上了,并且還安裝上了監控。”
李先生也撥打過12345市政服務熱線,相關部門也拿健身房沒有辦法。“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市場監管部門最多只能將負責人列入異常名單,會影響他繼續開公司以及變更法人,但是無法強制讓負責人給我們退費,想要快速退費我們只能去法院起訴。”為了這兩千多元走司法程序,李先生等消費者又耽誤不起這個工夫。“想想就氣人,據我了解,像我一樣遇到這種情況的不下百人。”
2日上午,記者從天眼查上查詢到青島舒體健身有限公司法人劉先生的聯系方式,撥打電話表明來意后,劉先生卻掛斷了記者的電話,隨后記者多次撥打電話都無人接聽。
收了健身費卻不給消費者提供場所健身,這明顯是不合法不合理的,此事后續進展如何半島記者也將持續關注。
■鏈接 悔辦健身卡?有“藥”了!
2021年1月1日,上海推廣使用的《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會員服務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規定了“健身卡冷靜期”,即消費者在簽署合同次日起的7日內,在未開卡使用會員服務的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并獲得全額退款,這條規定讓“會員”們在7天之內有“反悔”的機會,是對過去健身卡預付費制度“退卡難、退費難”問題的回應。
據了解,上海首批15個主要健身品牌400余家門店將正式實行“健身會員卡辦卡七天冷靜期”,以解決預付類消費“退卡難”問題。消費者在簽署合同次日起的7日內,在未開卡使用會員服務的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并獲得全額退款。需要提醒的是,“七天冷靜期退費”有“未開卡使用”的前置條件。消費者應重點關注開卡(會員卡啟用時間)的時間節點,一旦開卡入場使用將直接起算會籍期限,即使仍在7日內,都不再適用于冷靜期退費條款。
其實,上海并不是第一個提出健身卡設置“七天冷靜期”的城市。早在2020年10月22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曾倡導健身行業“付款后的七天內未消費無理由退費”。深圳市多家健身企業也積極響應號召,向消費者承諾:“付款后七日內未消費的,可全額退款,不捆綁銷售私教服務。”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