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棲霞笏山金礦救援丨一人活著,就是一個世界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麗 報道 策劃 孫秀嶺
升井、升井、升井、升井、升井!
1月24日11:13,山東棲霞金礦爆炸事故救援現(xiàn)場,當回風井井筒在鋼絲繩的牽引下緩緩上升,地平線上,救護車、擔架、紅色安全帽仿佛也在屏息等待,當 1名被救礦工在救援人員攙扶下出現(xiàn)在視線中,現(xiàn)場頓時掌聲一片。
這是激動的表達,這是希望的聲音,這是向生命致敬的禮贊。
13:30、14:07、14:44、15:17,回風井的吊桶上上下下,又有4批共10人升井,我們等來了救援最好的畫面,一次又一次升井是向每一個生命最好的致敬!
最后一批被救礦工中,一人雙手合十,用中國人最傳統(tǒng)的作揖表達獲救的感謝。還有一位礦工告訴記者,最想做的是告訴家人我還活著。
活著就是希望,活著就有未來,一人活著,就是一個世界。
為了活著,救援不停的14天里,我們調集了所有力量火速馳援棲霞;
為了活著,救援專家、救援器械、救援團隊,24小時晝夜不停、接力施救;
為了活著,救援現(xiàn)場的燈火徹夜點亮,一切只為一個目標:讓礦工兄弟升井!
14天的救援里,一聲聲生命的消息從井下傳來,一次次看到礦工們傳來的紙條,一句句聽到他們樸素的愿望,這一切都在今天得到了最好的結果。
今天,我們?yōu)榛钪袆樱@是一首生命的贊歌!我們?yōu)榛钪袆樱@是每一個家庭最樸素的愿望!我們?yōu)榛钪袆樱@是數(shù)百人不舍晝夜的奮斗換來的勝利!
活著是對守望相助最美的贊歌!我不知道你是誰,可我知道你為了誰。在救援現(xiàn)場,在刺骨的寒風中,在孤寂的山頂上,各種救援力量從全國四面八方集結,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們此刻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救援者。“再苦再累也不怕,一切為了咱礦工兄弟”“我不能回去,想想礦工們沒有上來我睡不著”“再辛苦也得往前攆”……這樣的話語不時回蕩在救援現(xiàn)場。我們素未謀面,我們心心相連,我們守望相助,我們共同譜寫了中國人血肉相親、兄弟情深的深情厚誼。
活著是對科學救援最大的鼓舞!1號、2號、3號、4號直到10號鉆孔,全方位、全系統(tǒng)、全開放式救援在現(xiàn)場排兵布陣。最大限度打通所有救援渠道,最大限度確保第一時間搜尋生命跡象,最大限度保證礦工生命安全。科學救援,精準施策,隨機應變,隨時排查,面對生命,救援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救援必須一絲一毫地校準。1月24日下午,當應急管理部礦山救援中心總工肖文儒一邊接受記者采訪一邊摘下眼鏡擦拭灰塵,這樣的動作在無眠的救援現(xiàn)場不知有多少次重復。當最后一批礦工升井后,4名渾身灰塵的救援人員再次下井排查清障,科學救援、接續(xù)救援、全力救援,這場生命的接力感動著齊魯大地上的每一個人。
活著是對生命至上最好的詮釋!“望救援不停,我們就有希望,謝謝你們了”“麻煩再送一部電話備用”“想吃咸菜、喝小米粥”,連日來,一張張紙條、一個個愿望從近600米的井下一次次傳來,求生的欲望令人震撼,樸素的愿望令人動容,雙手合十的表達令人難忘。不拋棄不放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是14天持續(xù)救援的堅強信念。14天漫長的堅守終獲升井的喜悅。
希望從來都不會停止,只要我們救援不止。
勝利從來都不會缺席,只要我們用盡全力。
生命從來都不會放棄,只要我們心存敬畏。
活著,是最動人的;
活著,是生命的禮贊;
活著,是對救援的最大鼓舞;
活著,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 “鄰里守望?與你同在” 膠州市舉辦2025年社區(qū)鄰居節(jié)
- 東方伊甸園試營業(yè)游園全攻略:開啟與水共生的生態(tài)奇幻之旅
- 膠州:6名村民火場搶糧 180畝麥田免遭火災
- 浙江三大行,兩家“出問題”?
- 眾泰汽車因財務信息不準確遭監(jiān)管警示背后:業(yè)績連虧六年 去年僅銷14輛
- 膠州:男子村莊內尋找出租屋 入室竊走手機被抓
- 青島故事|膠州楊秀花20多年如一日精心伺候父母 久病床前有孝女
- 膠州市舉行2025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 陣容強大,20余上海名醫(yī)天團坐診膠州
- 喜訊!西海岸口腔健康科普館榮獲“隱珠學區(qū)-社區(qū)教育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