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展望青島下一個五年的輝煌,也擘畫著下一個十五年的藍圖。2021年青島市兩會,這一“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首次盛會,將成為青島深度融入新發展...
策馬揚鞭奔新程——寫在2021年青島兩會閉幕之際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
所有在春天的辛勤付出,都是為了秋天的滿滿收獲。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勝利閉幕。幾天來,代表委員們不負重托、履職盡責、群策群力,為確保青島“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凝聚起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的強大力量。
這是一次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也是一次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的盛會。會議期間,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等領導同志參加代表團分組審議及政協分組討論、大會發言,同代表委員們深入交流、共謀大計,對“十四五”開局之年青島經濟社會發展乘勢聚強、落地見效等方面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其中,蘊含著攻堅克難、化危為機的科學方法,為我們戰勝風險挑戰、確保實現既定目標任務,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指明奮進方向。
滄海橫流顯本色,關鍵時刻見擔當。這次會議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召開,議程重大、任務艱巨,全市人民高度關注。會議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推動青島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創新創造、改善民生、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創業城市等建言獻策,提出了諸多高質量的議案、建議、提案。2021年市兩會取得的豐碩成果,傳遞出強信心、聚人心、筑同心的強大正能量,增強了全市上下應對風險挑戰沖擊、育先機開新局的信心和干勁。
開局即是“決戰”——
瞄準新發展目標攻堅突破
“十四五”藍圖繪就、大幕開啟,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即是決戰。出席市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表示,要以唯恐與機遇失之交臂的緊迫感、時不我待的使命感、坐不住的危機感,煥發真抓實干的精氣神,把兩會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奮力實現2021年邁好“十四五”第一步、見到發展新氣象。
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劉建軍表示,膠州將按照青島“六個率先走在前列”的要求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九大重點工作,錨定膠州未來五年“七區建設實現新突破”目標,不斷創新思路舉措,推動工作落實。“我們主要的發力點有四個:一是找準開放發展新坐標,高水平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二是明確項目落地新路徑,高質量推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三是彰顯擔當作為新姿態,為青島發展作出新貢獻。四是打造美麗宜居新生態,高標準推進城市品質全域提升。”
西海岸新區是青島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區委書記孫永紅表示,新區將瞄準新發展目標,深入貫徹落實“項目落地年”部署,實施“攻堅突破年”,聚焦重點項目、營商環境、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努力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改革開放新高地、城市建設新標桿、宜居幸福新典范。
“政府工作報告為青島下一步發展錨定了大勢、指明了方向。市南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面起勢、奮力突破,再次創業、重鑄輝煌,全力打造轉型發展先行區、時尚特質引領區、美好生活典范區、現代治理標桿區,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核心區。”市人大代表、市南區委書記趙燕說。
市人大代表、市北區委書記張新竹說,市北區將錨定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歷史方位,堅持黨建統領開放創新改革,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扎實推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為青島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一是全力抓好疫情防控;二是全力推動郵輪母港區更新改造和歷史城區保護更新;三是加快推進‘1+6+N’產業發展布局落地;四是持續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張新竹說。
市人大代表、嶗山區委書記孫海生表示,今年嶗山區將從三個方面貫徹落實好市兩會精神:一是以推動“戰略北進”、深化再次創業為總抓手,全面開啟嶗山城市轉型升級新篇章。二是實施“一個突破、六個提升”,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三是集中發力“四大主導產業”,培育打造支撐嶗山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市發改委在推進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工作中體現著重要擔當。市人大代表、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李剛表示,將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2021年“項目落地年”的戰略部署,以思維模式的突破和招數打法的創新,謀劃確定市級重點建設項目、重點準備項目,亮出項目建設“作戰圖”,采取倒逼機制,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好開放“先手棋”——
把重大機遇轉化為發展優勢和勝勢
開放是青島贏得新未來、再創新傳奇的最大機遇和優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開放”一詞先后出現20余次。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面向“十四五”,要充分發揮青島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作用,下好開放的“先手棋”,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努力把青島的重大機遇轉化為發展優勢和勝勢。
“2021年市委市政府明確把城陽列為青島主城區,城陽將全面落實市兩會精神,加快打造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市人大代表、城陽區委書記王波表示,城陽區要突出更高水平開放,全力提升中韓“國際客廳”、中日韓商務理事會聯絡辦公室、中韓城市發展聯盟能級,打造山東面向日韓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勇當青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急先鋒”。
“平度作為青島最大的發展腹地和全域統籌發展的關鍵板塊,加快突破發展是我們的使命、擔當和責任。”市人大代表、平度市委書記謝兆村表示,2021年也是平度的“全面突破年”,平度將“立足全省看平度、放大坐標謀發展”,搶抓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加快發展、“突破平度攻勢”縱深推進等重大機遇,順勢乘勢、聚勢助勢,加快打造青煙濰城市群會客廳和青島輻射帶動半島一體化發展橋頭堡。
市人大代表、萊西市委書記莊增大說,青島開放發展的大勢就是萊西最大的“賦能”,萊西要著力打造山東開放創新高地,用好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等戰略平臺,在更大的市場空間中配置資源、聚勢而強。
市人大代表、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奉利表示,山東省港口集團作為注冊在青島的省屬骨干國有企業,要搶抓系列戰略疊加機遇,積極融入青島15個攻勢,深化與青島全方位戰略合作,全力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我們明確了四個努力方向,一要加快吸引國際航運金融貿易要素集聚,二要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三要加快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典范,四要加快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策源地。”
優化創新創業生態——
為城市躍升加快集聚新動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做好2021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必須把握重點、找準“穴位”,聚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投資帶動經濟工作全鏈條,以工業互聯網串聯產業轉型升級主脈絡,以創業城市集聚創意創新創造元素。這引起了與會代表委員的共鳴。
“我們將聚焦優化規范做實青島國際院士港,放大外籍院士集聚的比較優勢,積極探索打造‘院士創新特區’。”市人大代表、李滄區委書記王希靜表示,李滄將圍繞全市產業鏈部署院士創新鏈、圍繞院士創新鏈布局新興產業鏈,面向“卡脖子”問題和重要產業需求,發揮新南威爾士大學尖端技術產業研究院、“同清吉湖”協同創新中心等聯合攻關平臺作用,拓展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實施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政府工作報告系統部署了今年深入推進13條產業鏈集聚發展等重點工作,使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全市經濟形勢、城市戰略、攻堅重點和發力方向。”市人大代表,即墨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元升說,即墨區將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現代海洋、生物醫藥四個新興產業和紡織服裝、市場商貿、現代物流三個傳統優勢產業,加快形成數字經濟引領、先進制造業支撐、現代服務業配套的鏈群化、開放型現代產業體系。
趙燕提出,市南要抓住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北方服務業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有利契機,創新發展新型金融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精心構建以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為牽引,現代金融、商貿商務、航運貿易、文化旅游等產業為重點的現代產業體系。
“我們將重點發展現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旅游和醫藥健康產業,加快把嶗山打造成為青島的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旅游中心。”孫海生表示。
“我們要繼續加大創新創業激勵政策的宣傳和實施力度,加大飛地科研成果培育平臺和離岸孵化器的建設力度,推進各類孵化機構投資孵化融合發展。同時,加強產業前瞻性規劃布局以及‘雙招雙引’力度,持續打造專業化的招商團隊,加大創投風投人才的培養力度,為青島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和創業城市、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不斷作出新貢獻。”市政協委員、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院長姜暉表示。
“政府工作報告點名支持我們加強全球首個橡膠工業互聯網平臺‘橡鏈云’推廣應用,這讓我們倍感振奮!”市人大代表、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輪值總裁王建業說,制造業是青島發展的“依靠”和重要名片,也是青島打造創業城市、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離不開的“支撐點”。賽輪集團將繼續以“橡鏈云”為“爆破點”,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為青島發展貢獻力量。“有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更有信心、更有底氣通過深化‘橡鏈云’平臺建設,為全市制造業發展貢獻力量,助力打造創業城市。”王建業說。
乘風破浪踏歌行,策馬揚鞭奔新程。“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實現青島發展新突破、新躍升,還得靠全市上下擼起袖子加油干。讓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乘著市兩會的東風,繼續奮斗,勇往直前,奮力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總書記為青島擘畫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