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丨市政協委員陳尚:完善雪天應急響應機制,五點建議解難題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肖玲玲 劉笑笑
近日青島市遭遇極端寒潮天氣,讓每位市民都印象深刻,這也讓市政協委員、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尚對于雪天應急響應機制尤為關注。所以他聯合市政協委員、青島市氣象局局長顧潤源和市政協委員、青島西海岸新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王波提出完善雪天應急響應機制的提案。
陳尚委員
陳尚說,2020年底的寒潮天氣,市氣象臺及時發布道路結冰橙色預警,市區應急響應機制迅速運轉,在市區主要道路的車行道撒鹽除冰,基本保障了市區交通正常運轉。但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現了應急響應機制存在的三個主要問題:一是市區次要道路沒有做到撒鹽除冰全覆蓋。在居民區附近的次要道路結冰,尤其是上下坡道路結冰,車輛和行人出行十分危險。二是主要和次要道路的人行道基本沒有撒鹽除冰,行人出行容易滑倒,比較危險,三是居民小區內部道路,許多沒有撒鹽除冰,居民出行也比較危險。
為解決這些問題,陳尚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調整優化青島市應急響應機制和工作方案,把以人民為中心、讓市民滿意作為制定和執行應急響應機制和工作方案的重要目標。全面評估現行的市、區、街道、社區和各部門、各企事業機構的應急響應機制和工作方案是否全面滿足這個目標。
二是把市區全部道路的車行道和人行道納入道路結冰預警的應急響應工作范圍,包括居民區內的人行道和車行道,實現全部道路撒鹽除冰全覆蓋。
三是充分發揮城管、環衛、街道、社區、物業、企事業單位等機構的應急響應作用,組織街長、網格員、居民、志愿者等在結冰的人行道、車行道撒鹽除冰,整理出安全通路。
四是全面發揮人民的力量,在街道的領導下和專業機構指導下,以社區為單位組建志愿者隊伍,平均按每2戶居民出1個志愿者,開展技能培訓。志愿者隊伍的主要職責是應對道路結冰災害和疫情防控,必要時,協助搶險救災、獻血等。
五是市區政府安排財政經費為志愿者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為志愿者在履行志愿活動中遭受的意外傷害提供保障,解除志愿者本人和家庭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