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每年歲末各政府部門“一把手”接受市民評議的“三民”活動,今年如期而至。2020年是青島連續開展“三民”活動的第12年,注定不凡。這一年我們步履維艱,但更加...
今年青島“三民”活動創新設置社區會場 點子來自普通市民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李曉哲 肖玲玲
今年“三民”活動與以往不同的一個很大亮點是,在以線上述職、評議、征集意見建議為主的同時,兼顧線下需求,選取十個社區設置線下會場,將“三民”活動搬到市民家門口,讓活動走進市民身邊。12月19日,記者采訪了解到,而這一創新的點子,也來自于普通市民。
市北區遼寧路街道貯水山社區書記孫玉琴便是提出設置社區會場建議的人。據了解,在“三民”活動啟動前的征求意見座談會上,受邀參會的專家學者、社區代表和媒體記者等紛紛為活動建言獻策。作為社區代表,孫玉琴在座談會上提出了設置社區會場的建議。
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個建議很快被采納——今年述職期間,在10個區市各選取1個社區,開設了社區會場。
孫玉琴說,自己干了20年的社區書記。每年的“三民”活動,她都會一大早就帶著社區居民代表出發,前去位于市北區政府的市北會場參加評議。“每年那個大會議室里都座無虛席,全是人。但是今年因為疫情,人太多肯定不合適。我當時就想,我們各個社區也都有自己的會議室,也都配有大屏幕等,可以組織社區代表在各自的社區集中聽述職報告。所以,我就提出了設置社區會場的建議。”孫玉琴認為,設置社區會場,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參加活動,也更加拉近了與老百姓的距離,更加接地氣。
對于自己的建議被采納,孫玉琴非常高興,“覺得政府真的是在為我們老百姓著想。”
12月19日上午,孫玉琴在社區居委會認真觀看了“云述職”。對于這種突破時間地域限制的創新形式,她也非常認同。“尤其是對于年輕人來說,從網上看,更方便。”孫玉琴說,她最關心的是老舊樓院改造、老樓加裝電梯、老樓保溫等民生問題。通過“三民”活動,老百姓可以全面地、更好地了解到政府這一年都干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樣,讓老百姓心中有數,也能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