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每年歲末各政府部門“一把手”接受市民評議的“三民”活動,今年如期而至。2020年是青島連續開展“三民”活動的第12年,注定不凡。這一年我們步履維艱,但更加...
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亮成績單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12月9日,2020年“三民”活動,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亮成績單。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持續增進島城人民幸福感,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市城市管理局 拆除存量違建170萬平方米
2020年,市城市管理局全力打造“方便、溫馨之城”。全市715條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新增深度保潔道路224條。發布36條“落葉緩掃”地圖,為市民留住秋色美景、留下心中美好。全市建成區已實現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全省首個、全國首批實現全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清理整治大型戶外廣告門頭招牌10.1萬平方米,注重對老字號、連鎖店和特色建筑、特色街區門頭招牌的保護,戶外廣告設施管理試點經驗獲住建部“點贊”并在全國推廣。
創新開辦“星期三問城管”活動,每周三由業務處長接線,受理訴求、答疑解惑、全程跟蹤、包干負責,目前活動已開辦16期,問題辦結率97%。認真組織“三我”民生傾聽主題活動,開通11條群眾意見受理承接渠道,為市民解決實際問題2萬余件。
組織各區市設置220處便民攤點群和早夜市,提供攤位3萬余個。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違建問題8200余件,即查即拆新生違建19.9萬平方米,拆除存量違建170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8萬平方米,增加綠地、市民活動場所3.8萬平方米。清理、粉刷亂貼亂畫“小廣告”10萬余處,處罰400余人,對1413個亂貼亂畫“小廣告”通信號碼暫停使用。整治擾民問題,加強噪音油煙擾民、建筑揚塵污染、違法占壓道路、違規排放污水等問題執法力度,查處各類違法問題案件1200余件。全力查處物業管理領域違法行為,處置物業服務企業違法問題135件,整治私搭亂建、毀綠占綠、亂堆亂放等違法行為3.2萬件。
>>>市交通運輸局 市域1小時交通圈全面形成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出臺管控措施50余項,制定海港口岸、外籍船舶船員救助、船員換班方案規程,“人物同查、人物同防”,守牢“空中”“海上”國門和防疫一線。協調企業在國內最早開通了從家門到廠門的“返崗直通車”,累計發送2000余車次運送4萬余人。落實疫情期間免收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要求,全市高速公路減免通行費13億元。
公交方面,青島成功創建為全國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今年更新新能源公交車616輛,調整優化公交線路97條,解決惠水和苑、歡樂濱海城、地鐵公交接駁等一批出行難題。
軌道交通方面,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年底前初期運營,城陽區、膠州市與主城區將實現快速軌道聯通。
濰萊高鐵建成通車,結束了平度不通高鐵的歷史,青島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鐵”。
公路方面,完成里程近180公里的11個普通國省道大中修項目,董梁高速、濟青高速中線開工建設,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859.8公里,市域1小時交通圈全面形成。雙元路雙積路節點立交、雙元路拓寬工程年底前建成通車,華中路貫通工程、膠州灣大橋李村河互通立交ABF匝道工程開工建設。
投資71.4億元,建設養護“四好農村路”1703公里,三年集中攻堅行動累計完成3396公里。完成2179個行政村通戶道路硬化,全市基本實現“戶戶通”。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全年新增就業41.58萬人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六穩”“六保”要求:全年新增就業41.58萬人,同比增長21.1%;預計全年引進聚集各類人才25萬人,吸引雙一流高校畢業生3316名;為2.3萬名勞動者追回各類經濟損失2.8億元。
放寬“先落戶后就業”畢業生范圍,為6.3萬名高校畢業生發放住房補貼、一次性安家費等各類補貼5.5億元。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給予最高3萬元補貼,將企業貸款額度提高到最高60萬元,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創業擔保貸款范圍,全市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6.92億元,同比增長121.5%,扶持創業實體4.25萬戶。建立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用工保障制度,對接崗位需求10.8萬個。開展“365天不落幕”的線上招聘活動,1.8萬家企業在線發布崗位需求39.6萬人次。
青島連續16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工傷保險三項定期待遇標準,惠及95萬名企業退休人員、4391名工傷人員及供養親屬。為23.6萬戶企業減免社保費127.2億元,預計全年可減免147億元。全市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參保繳費人數分別凈增15.2萬人、17.6萬人和20.7萬人;全面推行“不見面”服務,推動網上服務事項應上盡上,網辦率達98%以上。積極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成立“拖欠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為5594名勞動者追回工資5681萬元。
>>>市醫保局 全市醫保基金支出206億元
今年以來,市醫療保障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市醫療保險參保890.2萬人,比去年增加12萬人,醫保基金支出206億元,全市醫保定點醫藥機構總數達到6969家。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市醫保局向醫院預撥救治資金2.04億元,所有患者全部實行免費救治。向醫院、藥企、藥店預付醫保資金17億元,支持醫藥企業復工復產;允許暫時經營困難的131家中小企業緩繳醫保費1626萬元;連續三次降低職工醫保單位繳費費率,為全市企事業單位減負39.1億元。
實施多層次保障,職工和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分別到達90.5%和76.1%,居全省最高。今年1~11月,保障住院63.96萬人,醫保報銷78.9億元;保障門診大病62.9萬人,醫保報銷37.1億元;保障普通門診1703萬人次,醫保報銷8.25億元。支出2億元,對患有重大疾病的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成員等7.3萬名困難群眾進行醫療救助。提高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每人30元,達到人均698元。把67種降壓藥、43種降糖藥納入普通門診保障,報銷50%。
今年截至11月底,共現場檢查全市6395家定點醫藥機構,解除協議23家,停業整改116家,扣撥追回醫保基金9713.46萬元,向公安機關移送4起、向市場監管、衛健等部門移交7起;通過各類媒體曝光8起典型案例,公示違約違規機構43家,對欺詐騙保行為形成有效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