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每年歲末各政府部門“一把手”接受市民評議的“三民”活動,今年如期而至。2020年是青島連續開展“三民”活動的第12年,注定不凡。這一年我們步履維艱,但更加...
青島市民營經濟局、市審計局、市統計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亮成績單 前10月民間投資增長11.6%
編者按
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每年歲末各政府部門“一把手”接受市民評議的“三民”活動,今年如期而至。2020年是青島連續開展“三民”活動的第12年,注定不凡。這一年我們步履維艱,但更加懂得珍惜眼下的幸福,也對2021年多了幾分期冀。而這些,“三民”活動中各政府部門的述職將給我們答案。
在2020年“三民”活動即將舉行之際,本報推出系列報道,提前讓市民了解各部門今年的主要工作,做到心里有底,評出青島發展高質量的答卷。
>>>市民營經濟局 民間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達57.6%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新冠肺炎疫情是今年民營經濟面臨的重大課題。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開通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幫扶咨詢服務平臺,共受理1860家企業的問題。聯合多家銀行設立總規模30億元防疫物資專項資金貸款和中小企業轉貸款業務,共為719家企業發放優惠貸款24.73億元。啟動“我為企業找訂單”活動,截至9月底共有40家平臺參與,形成訂單額378.6億元。組織開展2020年小微企業創新轉型項目申報工作,共推薦上報項目643個,較去年增長94.8%。積極推進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落實,已安排為17家銀行補償金額7350.6萬元。
做大“雙招雙引”平臺,向民間資本推介總投資3521億元的144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掛牌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中心,線上線下入駐企業已達110余家。暢通“雙循環”平臺,國家級“一帶一路”(青島)中小企業合作區已通過工信部批復;還與德國勞恩堡市經濟發展局等建立合作關系,舉辦北歐產業技術合作項目(青島)路演暨合作需求對接會,成立北歐(青島)中小企業創新產業服務中心;創新組織“2020青島中小企業國際采購暨合作洽談會·線上云洽會”,共有20個國家的125家國外采購商參會,81家國外采購商與青島市233家企業達成采購,意向金額1.1億美元。
>>>市審計局 “一張清單”全面掌握審計對象情況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今年以來,為做好審計工作,青島市審計局摸清全市761個一級預算單位及所屬1622個二、三級單位基本信息、隸屬關系、預算級次和財務軟件信息等,掌握系統數據結構和相關技術文檔,形成全市預算單位信息“一張清單”,全面掌握審計對象情況。
市審計局實現全市具備采集條件的2299個預算單位全部完成2019年度財務數據以及預算編審、績效管理、指標管理、國庫執行等財政數據的采集,首次實現全市預算單位數據采集全覆蓋。同時,定期采集社保、公積金、工商、自然資源等行業數據,建立審計數據資源體系,為開展市級預算執行審計、區市長經濟責任審計等數據分析奠定基礎。以區市長經濟責任審計為平臺,一次性統籌開展區市自然資源資產、高質量發展、功能區改革等項目20余項,整合全市審計機關業務骨干共99人組成8個審計組、百人的突擊隊,統一工作方案、統一數據分析、統一疑點推送、統一定性定責、統一法規審理、統一報告模板,減少層級和環節,提升決策水平和落實效率。對1個被審計區市只派出1個審計組,融合開展3至5項審計內容,實現“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既減輕被審計單位負擔,又提升審計質效。
>>>市統計局 資政為民,提供45萬筆數據無差錯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2020年,青島市統計局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準確反映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構建涵蓋44個行業、100項指標的新核算體系,核算模式由分級核算改為統一核算、下算一級,實現生產總值總量、增速基本銜接的改革目標。青島市與各區市生產總值核算誤差基本為“0”誤差,增速誤差縮小到0.2個百分點以內。轉變工作方式,多次在市委理論學習會、經濟運行分析會上匯報抓經濟增長建議;及時診斷行業、領域、區市發展短板,形成統籌抓質量效益、抓重點關鍵、抓規上規下、抓存量增量、抓線上線下、抓域內域外等精準靶向措施;同步搭建部門聯動機制,協同建立單位納統、部門規范化測評等制度,全年凈增納統企業接近1100家,更好服務科學決策。
市統計局依托12340民意調查云平臺,開展重點民生領域群眾滿意度調查5次,征集意見建議3623條。開展營商環境企業家滿意度調查3次,征集企業家意見建議850條,為10個區市、9個功能區、42個市直部門和單位政務服務“亮分”。為區市和部門開展政務服務滿意度調查28次,訪問市民7.44萬人,征集建議6482條。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做到宣傳培訓、協同聯動、區劃繪圖、摸底登記“四到位”,完成5萬多個普查小區劃分,140多萬個建筑物標繪等工作,數據質量位居全省前列。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復工達產,全市汽車產業逆勢上揚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2020年全國汽車產業面臨空前下行壓力,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各區市各部門助力企業復工達產。全市啟動復工復產后,迅速建立汽車產業三級聯動機制,深入企業開展分類指導,協調解決防控物資、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物流運輸、員工返崗等問題,在全國率先打響汽車產業復工復產攻堅戰。充分挖掘全市產能,推動產業鏈資源協作,在本市企業間解決涂裝、沖壓、鑄造等產能協同。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等企業成為國內乘用車領域恢復產能的先行者。1~10月,全市整車產量達到93.21萬輛,同比增長3.6%,高于全國8.2個百分點,全市整車企業工業總產值逆勢增長12.8%。一汽大眾奧迪A3、A3L先后下線,實現高端乘用車領域零的突破。今年以來,先后導入國六標準及新能源車型超過10款。1~10月,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已達到7.8萬輛,年內有望突破12萬輛,創歷史新高。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還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網約車平臺企業及行業協會與一汽大眾、北汽新能源舉辦產品推介會,開展“援企助銷”系列活動,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渣土車、環衛車等新能源車型,市政府領導直播帶貨促銷卡車,在線觀看人數446.27萬,2小時成交2073輛,總成交金額逾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