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如今,我們曾無數次期盼“重啟”的這一年即將“翻篇”。這一年,除了共同抗擊疫情外,鄉村振興讓更多人距離小康更近;工業互聯網給青島未來的發展...
青島市出臺方案:舉全市之力打造鄉村振興“樣板中的樣板”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好
20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就此前出臺實施的《青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召開新聞發布會。據悉,作為青島市今后實施鄉村振興攻勢的重要抓手,《方案》提出要以鎮為單位整建制打造10個鄉村振興示范區,探索不同類型鄉村振興模式。到2022年,全市將打造農產品加工業千億級產業鏈和7條百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鏈。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收官期,國民經濟發展即將進入“十四五”。前不久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提法的重大變化,標志著鄉村振興進入新階段。與此同時,統計數據顯示,1-9月份,青島全市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9.4%,繼續保持高速運行。
如何走好下一步的鄉村振興之路,青島此次《方案》直面農村空心化、農業邊緣化、農民老齡化等一系列長期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普遍性短板和難題。《方案》提出五大突破方向和十項重點行動,旨在通過統籌推動工青婦、教育、國有企業等群團組織和社會力量,舉全市之力共同參與鄉村振興,在全社會營造關注農村、關心農業、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爭當鄉村振興“樣板中的樣板”。
《方案》明確提出,今后三年全市重點實現“五大突破”,即突破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突破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突破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突破農業農村“雙招雙引”和突破深化農村改革。
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方面,《方案》提出要以鎮為單位整建制打造10個鄉村振興示范區,探索不同類型鄉村振興模式,構建土地規模經營、村莊布局調整、土地資源整理、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與鄉村“五個振興”統籌推進機制,這屬全省首創。
在鄉村產業發展方面,《方案》提出建設30個田園綜合體,引進簽約過10億元鄉村振興大項目20個,年內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這些大項目將成為未來全市鄉村發展的龍頭,引領鄉村產業加速轉型。
圍繞“五大突破”,《方案》部署了“十大行動”,分別是機關黨組織幫帶行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攻堅行動、工會助農行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美麗庭院“巾幗引領”行動、“百企幫百村”行動、鄉村教育支持行動、人才返鄉入鄉促進行動、規模經營行動和文明鄉風培育行動等。
按照《方案》部署,年底前,全市農村基本實現村內道路“戶戶通”,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新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個,開展美麗村居試點10個;到2022年,全市將打造農產品加工業千億級產業鏈和7條百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鏈。為確保各項行動落地見效,《方案》對組織領導、政策支持、協調配合等提出明確要求,強調有關單位要持續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探索設立鄉村振興領域投資基金,搭建平臺、優化環境,引導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方案》的出臺,用一個文件統籌推動工青婦、教育、國有企業等群團組織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鄉村振興,可以說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次政策創新。同時,《方案》中很多具體政策也都是首次推出,在全國全省具有獨創性。比如,機關黨組織幫帶行動提出,在市、區(市)機關中擇優選擇1000個黨組織對口幫帶1000個村(社區)黨組織,推動黨建連抓、發展聯促、治理聯推、服務聯做,這就將原有的鄉村振興工作隊、第一書記等政策進行了延伸拓展,進一步豐富和壓實了派出單位的幫扶責任。比如,工會助農行動提出,組織全市各級工會幫扶1000個市級以上新型經營主體,這就充分發揮了工會貼近企業、聯系職工的特點,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規范化、農民向職業化發展。比如,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提出,組織市和區(市)1000個團組織、青年組織,結對幫扶3000名農村青年創業帶頭人,這就很好的發揮了共青團突擊隊的作用,把農村青年組織起來共同創業致富。